熱門城市:潮州律師?? 儋州律師?? 荊州律師?? 孝感律師?? 汕尾律師?? 海口律師?? 赤峰律師?? 臨沂律師?? 呂梁律師?? 黃岡律師
用人單位要按照約定,在每個月的固定時間,足額的支付給勞動者相應的工資報酬,不然的話就有可能構成工資拖欠。而除此之外,有的單位還會以實物代替工資。那從法律角度分析,單位是否可以用實物代替工資?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可以用實物代替工資嗎?
《勞動法》中有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部頒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也針對這種情況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在這里,法律對工資的支付的形式是十分明確而肯定的,沒有任何例外條件,因此,企業必須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任何借口以實物或有價證券支付工資的做法都是違法的。
如果煉油廠確實因為種種原因造成資金周轉困難,應當按照勞動部[1995]226號文件規定的精神,妥善解決工資支付問題,即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后,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的時間按照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這就是說,企業確因資金周轉影響到工資發放時,可按規定延期支付工資,而不能以實物頂替工資。
工資是勞動者付出勞動的報酬,是他們生活的基本保證,法律規定要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僅是由于貨幣是市場商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是為了保證勞動者真正實現按勞分配,而實物則無法實現貨幣的職能和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一些困難,但是,不管是什么情況,都必須按照法律規定,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任何理由和借口都是不能成立的,都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勞動者的工資報酬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單位拖欠工資該怎么辦
所謂的無故拖欠工資主要指的是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在規定時間內故意不支付勞動者工資。那么,在現實中,你又是否遇到過這樣無故拖欠工資的情況呢?當被拖欠工資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1、與單位協商
被拖欠工資,我們建議首先與單位進行協商。不過,這類爭議的協商最忌諱不顧一切的大吵大鬧,這往往適得其反。所以我們建議在與單位協商前要先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這樣協商的成功率也相對提高。
2、向勞動行政部門尋求權利救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因此,當被單位拖欠工資時,到勞動部門尋求權利救濟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3、解除合同獲取經濟補償
除了可以到相關部門尋求救濟外,勞動者也可以選擇主動解除勞動合同,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還需要按照法定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尋求幫助。
此外,《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對工資的支付形式,我國相關法律中是有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應當以貨幣的形式進行,而不能使用實物代替工資。與此同時,單位也應該及時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張家口律師。
怎么確定支付工資的時間
深圳市工資扣稅標準是怎樣的?
工資約定不清楚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班途中因公死亡怎么賠償
2021-01-03如果公司拒不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勞動者可以怎么維權
2021-01-06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有哪些
2021-01-05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