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關系中,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其實對對方都是負有一定的告知義務的,而很多時候若沒有如實告知對方相應的情況,因此產生糾紛的時候,就會對當事人造成不利的后果。針對不同的當事人法律中規定的告知義務不同。那其中勞動者的告知義務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勞動者的告知義務有哪些
勞動者的告知義務是附條件的,只有在用人單位要求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時,勞動者才有如實說明的義務。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包括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學歷、職業資格、工作經歷以及部分與工作有關的勞動者個人情況,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員構成等。用人單位不能為了解情況而侵害勞動者的隱私,這樣的做法還有可能構成對勞動者的就業歧視。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都應當如實告知另一方真實的情況,不能欺騙。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虛假信息,將有可能導致勞動合同的無效。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虛假學歷證明;用人單位未如實告知工作崗位存在患職業病的可能等,都屬于本法規定的采取欺詐的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該勞動合同無效。
二、用人單位的告知義務有哪些
由于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不平衡,用人單位往往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不能平等的對待求職者。招聘單位的情況、信息對求職者的透明度往往是極低的,甚至有些單位還故意發布虛假信息,欺騙或非法招用求職者。因此,本法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如實告知義務作了規定。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如實告知義務,體現在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這些內容是法定的并且無條件的,無論勞動者是否提出知悉要求,用人單位都應當主動將上述情況如實向勞動者說明。這些內容都是與勞動者的工作緊密相連的基本情況,也是勞動者進行就業選擇的主要因素之一。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對于一個勞動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勞動者只有詳細地了解了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后,才能結合自身特點來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除此以外,對于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如用人單位相關的規章制度,包括用人單位內部的各種勞動紀律、規定、考勤制度、休假制度、請假制度、處罰制度以及企業內已經簽訂的集體合同等,用人單位都應當進行詳細的說明。
勞動關系中,針對不同的主體法律中規定的告知義務是不一樣的,上文中小編不僅為大家帶來了勞動者的告知義務內容,同時也提供了用人單位告知義務的情況。要是發現單位沒有積極的履行自己的告知義務,從而給自己利益造成損害的,此時勞動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維權。
老板拖欠工資后果?勞動者如何維權?
法律對非全日制勞動者的兼職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拆遷征用安置房賠嗎
2021-02-07宅基地上養值要拆遷是怎么賠法
2020-12-19有關于果樹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房子被拆遷了還要不要償還銀行貸款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