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允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這個時候并不需要等到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時候。當然,此時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有可能涉及到補償金的問題。那么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是多少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應以不違法為前提,勞動合同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不例外。應滿足以下條件:
1、協商解除的須為雙方依法建立的合法勞動關系。這是因為如果雙方非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合同無效,也就無解除一說;
2、勞動合同雙方均有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須在勞動合同全部履行完畢之前進行。這是因為勞動合同一旦履行完畢,已無解除的必要;
4、勞動合同雙方協商解除合同要遵守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且不違反法律強行規定。
二、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是多少
1、該不該支付經濟補償金
對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是否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問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關于經濟補償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該條是將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動議的情形排除在經濟補償的適用之外。這主要是考慮到實踐中有的協商解除是勞動者因跳槽提出的,此時,如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不太合理。
因此,勞動合同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1、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動議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2、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動議的,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2、如需支付,應如何計算?
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了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和計算年限。支付標準即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關于計算年限,該辦法第五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在保留支付標準含義的同時,對向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規定了3倍的限額,即“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同時,對計算年限進行了調整,規定“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且,按照勞動合同法,如果勞動者月平均工資超過了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計算工作年限仍然實施12年封頂,而對于工資不足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經濟補償金計算工作年限不再實施12年封頂。
因此,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如需支付經濟補償,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應以 2008年1月1日為界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計算:1)如果勞動和的工作年限全部在該日期之后,則依據《勞動合同法》予以計算;2)如果在該日期之前,則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計算;3)如果跨越該日期,則之前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計算,之后依據《勞動合同法》計算。
協商解除的情況下并不會必然導致單位支付補償金,這還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分析處理。當然,如果單位有違法解除的行為,這個時候涉及到的就不再是補償金,而應該是賠償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請上律霸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致人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4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