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進入用人單位工作之前,往往需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一經簽訂,除非滿足某種特定條件,否則就很難解除。如果任意解除,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這樣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起訴,請求法院判決公司賠償損失。那么,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是多少?
一、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是指如下情形;
1、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應當協商解除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卻單方強行解除的。
2、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尚未達到過失性辭退的條件,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未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違法裁員的。
5、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在禁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強行解除勞動合同的。
6、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
7、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5條規定,在勞動合同需要順延的情形下強行終止勞動合同的。
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原則上在勞動合同中是不能對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因此,在一般的勞動合同中,勞動者違法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但是,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或對員工有約束力的相關規章制度中,因為勞動者的違法解除而致使用人單位產生損失的,則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的損失。包括用人單位在招收錄用勞動者所支付的費和以及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的按約辦理,以及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最后是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費用。 但是在特殊的勞動關系中,即除了簽訂勞動合同書,還簽訂了服務期協議的,出現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則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金。這種情況就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產生專項培訓費用的,但違約金不得超出培訓費用總和,根據服務期限和實際的服務期限來確定違約金。
勞動者依法通過勞動取得報酬,用人單位不可以無故解除勞動合同,侵害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即使這樣解除了勞動合同,也要承擔責任。甚至可以解除“解除勞動合同”的決議,只是需要時間。也就是說,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還是有的。
勞動合同終止確認書怎么寫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病假期間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親坐牢會影響幾代人
2020-12-24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單方口供算證據嗎
2021-02-19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