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簽訂勞動合同都是有一個期限的,如果合同到期了的話,就會面臨是否要續簽勞動合同的事,但有些公司會找各種理由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那這樣的話可以要求賠償嗎,那就來了解一下如果不續簽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嗎?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如果不續簽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嗎?
勞動者是主張不了經濟補償的。參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給付經濟補償; 簡單說: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合同約定條件并且同意續簽,而勞動者不同意的,沒有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降低合同約定條件同意續簽,勞動者不同意的,就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不續簽勞動合同的賠償:
(一)、如果單位不續簽,需要進行經濟補償。
(二)、如果員工不續簽,要看具體情況
又細分為兩種情況:1、如果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原來勞動條件,員工仍然不續簽的,則不進行經濟補償。2、如果單位降低原來勞動條件,員工不續簽的,則單位還要進行經濟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勞動條件是廣義的,包括工資卻又不僅僅是工資,如工作環境,福利水平等。
(三)、如果不續簽,如何進行經濟補償,補多少
實踐操作中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從員工進入單位開始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第二種認為從2008年1月1日起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員工在單位工作的時間應該分為兩個部分計算,2008年1月1日之前的應該適用原《勞動法》,而原來的勞動法規定,合同自然期滿的,無需進行經濟補償;第二部分是2008年1月1日之后的,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需要進行經濟補償。既然《勞動合同法》無溯及力,則其對2008年1月1日之前的期限無法律效力。因此,我們認為第二種觀點是正確的,事實證明,我所代理的一些勞動案件,也是根據第二種觀點進行裁判的。
從2008年1月1日起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根據勞動者合同期滿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以拿到手的工資為準。
綜上所述,除了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原來勞動條件,員工仍然不續簽這種情況以外,單位需要對員工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補償的數額為從2008年1月1日起滿一年補一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四條【勞動合同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經濟補償的金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因勞動合同期滿給予員工的經濟補償,起算年限為: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其依據在于《勞動合同法》第97條: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綜合上面所說的,如果不續簽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嗎?就要看你是你自己不續簽還是公司不續簽了,如果是公司不續簽的話就可以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如果是你個人不續簽的話,就要分情況了,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不簽勞動合同的原因。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上只有法人簽字沒有公章是否有效力
2020-12-15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雇傭關系確立的條件
2020-11-28兒童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1-01-10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