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或者接受雇傭者的雇傭,雙方都應該簽署勞動合同,這樣才能保障雙方的權益。如果任何一方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是要對對方支付補償金的。我國的合同法在2008年才制定實施,那么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補償金的相關規定有什么區別呢?律霸來為您解答。
2008年1月1日前,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主要是依據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有關規定。實務中,在涉及分段計算時,就新舊法之間的主要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勞動合同法》新增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在以下《勞動合同法》新增加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不予計算:
(1)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①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②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③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④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職責、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⑤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⑥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2、對于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的限制。
《勞動合同法》對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按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封頂;《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于高收入勞動者經濟補償支付標準則不設上限,根據其實際工資確定。
3、對于支付年限的計算
《勞動合同法》對于支付年限的規定上,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均按1年計算。
4、對于支付年限的封頂
《勞動合同法》僅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做了“最高不超過12年”的封頂限制,除此之外,任何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均不限制支付年限。《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則規定下述兩種情形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受"最多不超過12年“的封頂限制: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我國的法律在不斷的完善和健全,勞動合同雙方的利益也得到越來越全面的保護。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補償金的賠償條件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您如果存在跨改革前后時間段的情況還請您注意上述區別,以免在申請賠償金的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出軌財產怎么分割
2021-02-04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