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爭議多久時限可以申請仲裁?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情況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合同糾紛是勞動爭議的一種。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在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都屬于勞動合同糾紛。《規定》對勞動合同糾紛列舉了七種情形:
(1)確認勞動關系糾紛;
(2)集體勞動合同糾紛;
(3)勞務派遣合同糾紛;
(4)非全日制用工糾紛;
(5)追索勞動報酬糾紛;
(6)經濟補償金糾紛;
(7)競業限制糾紛。
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勞動者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用人單位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合同有爭議的時候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但是申請仲裁也是有時間規定的,如果超過了時間那么相關的部門就不會再進行受理,所以,為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時間,爭取早一點拿回屬于自己的賠償。
因企業改制而變更、解除、續簽勞動合同爭議如何處理
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債權行使時間有何規定
2020-11-16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