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沒簽勞動合同是否可行
不可以,這樣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法不僅僅是保護勞動者,而是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雙重保護。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我國《勞動法》第17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明確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 [1]
(一)平等自愿原則
平等指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都有權選擇對方并就合同內容表達各自獨立的意志。自愿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由表達各自意志,主張自己的權益和志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強迫對方接受其意志。凡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均不符合自愿原則。
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講,平等是自愿的基礎和條件,自愿是平等的表現,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平等自愿原則是勞動合同訂立的基礎和基本條件。
(二)協商一致原則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對勞動合同的內容、期限等條款進行充分協商,達到雙方對勞動權利、義務意思表示一致。只有協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三)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指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原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不能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這是勞動合同得以有效并受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
勞動合同的問題需要自己多加注意其中的規定,一旦自己違反了相關的規定,就會導致自己的權益維護喪失一定的法律基礎,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與有關的規定有著不小的沖突,只要自己合理的處置就可以,但是問題的關鍵是自己需要知曉的具體的情況。
勞動合同丟失怎么辦理失業金?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訴請解除贍養協議可否認定無效
2021-02-08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