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沒簽勞動合同是否可行
不可以,這樣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法不僅僅是保護勞動者,而是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雙重保護。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我國《勞動法》第17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明確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 [1]
(一)平等自愿原則
平等指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都有權選擇對方并就合同內容表達各自獨立的意志。自愿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由表達各自意志,主張自己的權益和志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強迫對方接受其意志。凡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均不符合自愿原則。
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講,平等是自愿的基礎和條件,自愿是平等的表現,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平等自愿原則是勞動合同訂立的基礎和基本條件。
(二)協商一致原則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對勞動合同的內容、期限等條款進行充分協商,達到雙方對勞動權利、義務意思表示一致。只有協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三)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指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原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不能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這是勞動合同得以有效并受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
勞動合同的問題需要自己多加注意其中的規定,一旦自己違反了相關的規定,就會導致自己的權益維護喪失一定的法律基礎,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與有關的規定有著不小的沖突,只要自己合理的處置就可以,但是問題的關鍵是自己需要知曉的具體的情況。
勞動合同丟失怎么辦理失業金?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戊等醫療事故應賠償多少錢
2021-03-10拆遷協議有效期幾年
2021-02-05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