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計算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
員工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從知悉商業秘密之日起至商業秘密披露之日止。“知悉商業秘密的日期”是指員工通過正當渠道獲取商業秘密并被要求承擔保密義務的日期。“商業秘密披露日”是指商業秘密成為公眾已知信息并失去保密性的日期。這種披露可以是權利人的主動披露,也可以是其他人通過合法手段(如通過逆向工程或自行開發的方式公開科技成果)或其他人通過非法手段(如通過非法披露方式公開商業秘密)公開。《WTO知識產權協議》第39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商業秘密權利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許可以違反誠實商業慣例的方式披露、獲取或使用其商業秘密。保密期是否與勞動期有關
所謂任何情況是指商業秘密未被披露前的任何情況,即上述“保密期”內的任何情況。保密期限的長短取決于商業秘密披露的時間節點,與員工的勞動期限無關。原因如下:
首先,員工的保密義務不是基于合同關系,而是基于商業秘密的內在價值和保護目的,這是由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意圖決定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公平和自由競爭。所有依法經營、遵循誠信理念的市場主體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商業秘密的權利大多是商業秘密的開發者和開拓者。他們的秘密成就可以使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法律應當保護這一有利地位,打擊非法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只要商業秘密存在,法律就應該始終保護它們。
其次,從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來看,保密義務應該與商業秘密權同時存在。法律理論中的權利與義務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他們應該同時存在和死亡。在現代社會,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和義務。因為權利是通過義務來體現的,義務是為權利的實現而設定的。缺乏一種權利和義務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平等。可以看出,只要商業秘密權存在,保密義務就應該存在,否則商業秘密權就是空談最后,如果因勞動關系終止而免除保密義務,則會給侵權人獲取、披露和使用商業秘密的借口,而不承擔任何責任。為了獲取商業秘密,侵權人可以先與商業秘密權利人建立勞動關系,成為其雇員,合法獲取商業秘密,然后終止與本單位的勞動關系,并利用先前獲取的商業秘密謀利。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合理和非法的。如果不加以制止,將阻礙市場競爭的有序進行,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
以上是關于“如何計算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以及保密期限是否與勞動期限有關”的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為從知悉商業秘密之日起至商業秘密披露之日止。如果您需要了解其他法律知識,Luba還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您咨詢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