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訂勞動合同要如何辭職
勞動者提前三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勞動者按該規定行使解除合同權,是采用“書面通知”的形式。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滿30天生效。從第31天起勞動合同解除,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結清工資,辦理解除合同手續。
二、勞動者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什么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由于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系執行法定義務,加之勞動者經培訓后通過勞動已為單位創造了一定價值,因此,培訓費用的賠償應當依據培訓費的總額及勞動合同期限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實際服務的時間來合理確定數額。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即用人單位既得利益的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此外,根據勞動部的有關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的70%。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當前,隨著用工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選擇權越來越充分。應當說,勞動者的紛紛“跳槽”,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的,但是,這種擇業自由應該以尊重和不違反勞動合同為前提。《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部1995年5月10日發布的《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上述損失。
綜上所述,如果一旦發生勞動合同到期的情況,合同未經雙方進行確認是不會自動續約的。依照我國勞動法明文規定的,勞動合同是否續約需要用人單位在合同即將結束前一個月內向當事人進行確認是否要續簽,需要雙方的協商。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公司法規定董事長辭職的程序是怎樣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