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有關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勞動關系終止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有幾種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