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備份公司資料違法嗎?
離職備份公司資料,如果涉及到商業秘密就是違法的,構成了侵犯商業秘密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是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侵犯商業秘密罪侵犯的客體既包括國家對商業秘密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享有的合法權利。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表現是什么?
第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盜竊,一般是指通過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取商業秘密;利誘,是指以金錢、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為誘餌,使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提供商業秘密;脅迫,是指對知悉商業秘密的人進行恐嚇、威脅,迫使他人提供商業秘密。其他不正當手段,是指除盜竊、利誘、脅迫以外的其他不正當手段,如搶奪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上述第一種行為的繼續。披露,是指將其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告知權利人的競爭對手或其他人,或者將商業秘密內容公布于眾;使用,是指將自己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允許他人使用,是指允許他人將自己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包括有償與無償兩種情況。
第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是指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公司、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曾在公司、企業內工作的調離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與權利人訂有保守商業秘密協議的有關人員。
第四,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這是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應知向其傳授商業秘密的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但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員工與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時,一般是需要對相關保密義務進行協商認定的,在離職后也是需要遵守有關保密協議的,對于離職時備份公司的資料顯然是不符合規定的,但是否違法應當根據違規的程度而定,存在違法行為就需要追究法律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怎么判,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
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留置權與抵銷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11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