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從本金中預扣借款利息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1、《合同法》第200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7條規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相關知識:什么是本金中預先扣除利息
指出借人預先從借款本金中扣除利息的行為,屬于變相地提高貸款利率。舉個例子,A向B借款10萬元,1年后歸還,利息為1萬元。B為了能夠保證利息收回,將1萬元利息預先扣除,實際給了A9萬元。這種情況就是本金中預先扣除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利息的約束。
1、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無權主張借款人支付借期內利息;
2、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3、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4、除借貸雙方另有約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償還借款,并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看完本文之后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這也是會出現的情況。對于借款人來說需要了解清楚,才能知道這種行為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行為,借款人不應該被預扣利息。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勤律師,2018年7月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碩士專業,現任北京大成(南寧)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2017年獲得法律從業資格證書。先后獲得英語專業八級證書、注冊稅務師證書,并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擅長業務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包括房產糾紛、合同糾紛、公司類糾紛等,處理相關案件超過300起,曾擔任或現擔任當地多家房企、國企法律顧問,并為其處理專項法律服務。 張勤律師恪盡職守,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個案件,盡心盡力維護每一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交通肇事逃逸未破案的是否可以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1-10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