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搶注商標告侵權可以嗎?
搶注商標告侵權是可以的。我國商標法采用“注冊在先”優先保護的原則,“使用在先”為例外,此例外只針對馳名商標、和他人搶注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但事實是搶注商標在道德上任何時間任何情況都是不對的,所以告對方侵權是合理的。
二、什么是搶注商標
商標搶注一詞的含義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商標搶注的對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冊商標;現階段商標搶注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或馳名商標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申請注冊的行為,也屬于搶注。進而,將他人的創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企業名稱和字號、著作權等其他在先權利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行為,也應視為商標搶注。商標搶注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商標搶注是指在原商標所有者之前注冊該商標以獲取經濟利益的競爭行為。
三、預防搶注商標的方法
防止商標搶注有三大高招:
1、市場未動、商標先行。在新開發的商品進入市場之前,確保所用商標已經取得權利。
2、防御性注冊:根據“一類商品一件商標一份申請”原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可在與該商標類似或非類似商品類別上分別進行防御注冊,以免受職業商標炒家的侵害。
3、加強商標監測: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商標公告》,如發現相同或近似商標,及時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異議;應委托商標代理組織進行市場追蹤監測,及時反饋侵權信息。
四、搶注商標的應對措施是什么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權利人可以選擇以下兩個法律途徑來主張權利:
就初審公告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異議
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三條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權利人認為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惡意搶先申請注冊的,如果在該商標初步審定公告期內及時發現,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請求商標局不予核準注冊。
就已經注冊的商標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爭議
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五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在先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當事人在向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異議或爭議、主張權利時,應當結合上面所分析的商標搶注行為的構成要件來陳述理由、提供相應的證據。這些證據應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商標注冊人在主觀上具有惡意的證據,例如雙方當事人之間與爭議商標有關的商品購銷合同、往來函電,商標注冊人向權利人索要不合理的高額“商標轉讓費”的書面證據;另一方面是權利人在先使用、宣傳爭議商標的證據,例如權利人與商標設計、商標標識單位之間的委托合同及相應單據,有關商標的廣告制作、發布合同,刊登商標廣告的報紙、雜志,有關商標商品的購銷合同及發票等。
需要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向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申請書件時,應當符合規定的要求。例如,應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出異議、爭議裁定申請,盡可能在期限內一次性提交有關的證據材料。為了使自己的主張得到有力的支持,當事人應盡量提交那些有較高公信力的證據,例如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公文書證、由專門機構保管的歷史檔案、在具有較大影響的新聞媒體上刊登的有關商標的宣傳材料等等。
對于搶注商標的問題我們并不陌生。目前世界上有兩種商標使用原則,一種是英美系的主張商標使用權在先,另一種是大陸法系的商標注冊權在先,但這個之間的界定很模糊,經常會產生法律糾紛。建議大家一定要增強商標版權意識,屬于自己的商標及時注冊,避免日后產生不不必要的糾紛。
商標搶注賠償數額的確定
商標搶注的表現形式都有哪些
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不能履行時可以對有限合伙企業合伙財產怎樣做
2021-01-14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