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主體什么時候會變更呢
實踐中,引起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情況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是企業合并、分立的情況,第二類是用人單位將員工轉至關聯企業或其他公司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不同情形,勞動合同權利義務承繼的操作也有所差異。在企業發生合并、分立等情況時,原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解除,由新企業替代原企業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合并為一個用人單位,包括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設合并指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合并成為一個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一個用人單位吸收其他用人單位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用人單位解散,其權利義務一并由吸收的用人單位承擔;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分立是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分立包括派生新設和派生分立兩種形式。新設分立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派生分立指用人單位分出一個或一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繼續存在。可見,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分立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勞動者要為新的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主體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分立、合并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這一勞動合同主體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產生權利義務的繼承問題。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及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均不發生變化,只是分立、合并中形成的新主體替代舊主體,成為勞動關系一方當事人,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仍然按照原有勞動合同確定的權利義務履行雙方的約定。
至于第二種情況,在企業沒有發生合并、分立的情況下將勞動者安排至其他獨立的用人單位工作而發生的勞動合同主體變更問題,法律沒有相應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只要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就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主體。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勞動合同的主體變更以勞動者同意為前提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以租代售
2021-03-2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