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內容:
不同的勞動爭議事項下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確定
一般情況下,各勞動爭議事項均應按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及《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確定勞動爭議之日,即“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但下列勞動爭議事項應區別界定勞動爭議之日:
(一)因支付工資或拖欠工資及其它勞動報酬發生的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存續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之日。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付工資或勞動報酬的,書面通知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但不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
(二)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及其它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福利待遇等爭議,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但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在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三)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前(即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勞動保護、培訓、工傷醫療、休息、休假等勞動爭議,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四)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辦理勞動者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發生的爭議,其勞動爭議之日應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期滿后次日。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保關系轉移手續?!眲趧诱咧阑驊斨榔錂嗬磺趾χ諔獮閯趧雍贤獬蚪K止之日起十五日期滿后次日。
(五)工傷認定爭議,其勞動爭議之日應為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期滿后次日,或用人單位申報工傷延長期限屆滿后次日。因為工傷認定有時效規定,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所在單位應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如遇特殊情況,須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在仲裁時效內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委托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的社會保障行政機構進行認定,當事人對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六)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依照《解釋》(二)第一條(二)項規定“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痹趯崉罩?,此條規定容易產生幾個誤區問題:是否一切情形下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均得有書面通知?條款中的“書面通知”一語為何意?此條所指勞動爭議僅指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所產生的爭議,抑或包括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所引發的的其它諸如社會保險、經濟補償等爭議?此條是否涵蓋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27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外包的意義
2020-12-16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