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企業主體能夠簽訂集體勞動合同
1、依法成立的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非獨立法人企業如果與同級工會組織或職工代表簽訂集體合同,必須經企業法定代表人書面授權委托,方可代表行政方與職工方進行協商。
2、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應先申請建立工會組織或民主選舉一定數額的職工代表。
3、已經建立勞動合同制度。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首先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然后再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4、已經建立集體協商機制,具有較完善的集體協商辦法。包括:雙方代表的產生、變更方法和代表的權利義務;雙方協商的原則、內容和程序等。
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聯系和區別:
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兩種合同形式,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從歷史角度看,集體合同是在勞動合同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只有在勞動合同確立了雇主和雇員的勞動關系后才有集體合同。
1.目的不同。實行集體合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勞動者整體的合法權益,調整和改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勞動者的共同發展;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的目的在于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建立勞動關系,利用合同制度實現和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2.主體不同。集體合同的主體是雇主或雇主團體與由工會代表的全體職工,在我國是企業與由企業工會(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代表的全體職工;勞動合同的主體是雇主與單個雇員,在我國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
3.內容不同。集體合同不僅規定本企業的一般勞動和生活條件,而且涉及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內容具有廣泛性、整體性的特點。勞動合同規定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內容多是關于勞動條件的規定。
4.法律效力不同。集體合同的效力高于勞動合同,集體合同適用于企業全體職工;勞動合同僅對勞動者個人有約束力。集體合同規定了本企業的最低勞動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各項勞動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否則無效,無效部分以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代替。
5.責任不同。集體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如企業違反集體合同的規定,侵害了工會和全體職工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失時,應承擔物質賠償責任;工會一方不履行集體合同的規定,一般只對上級工會和全體會員負道義上的責任,由上級工會給予批評教育,糾正違約的行為,以適當方式彌補因違約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但一般不承擔物質賠償責任。
集體勞動合同的效力一般來說要高于個人的勞動合同。個人勞動合同的最低工資標準是不能夠低于集體勞動合同的標準的。大家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可以考慮下集體勞動合同的條款。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