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簽的,不是開退工單,而是由用人單位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書。證明書載明雙方當事人某年某月某一天訂立的某期限勞動合同已經履行完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一)款規定終止,同時載明是否給予了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單位未及時辦理退工造成損失誰負責
公司方在員工離職后未按法律規定為員工及時辦理退工手續,對員工后續就業造成嚴重影響,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一款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招用的,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和與勞動者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到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后,應當于錄用之日起30日內辦理登記手續;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后,應當于15日內辦理登記手續。”因此,用人單位有義務在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后,15日內為其辦理退工登記手續。
經濟補償的性質
各方面對勞動合同中經濟補償的性質爭議較大。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一種國家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國家要求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一定經濟補償,以幫助勞動者在失業階段維持基本生活,不至于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這種社會責任國家承擔的多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少一點,國家承擔的少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多一點。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為用人單位作出貢獻的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內容和成果的肯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貢獻不完全體現在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用人單位的經營效益、持續發展能力和資產的積累都有勞動者的貢獻。經研究,比較認同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第二種觀點。經濟補償是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經濟補償可以有效緩減失業者的焦慮情緒和生活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形成社會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經濟補償不同于經濟賠償,不是一種懲罰手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制度,勞動者付出勞動得到勞動報酬,勞動報酬基本能體現勞動者的貢獻。
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勞動者不知道該怎么做,可以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之后正式合同多久下來
2021-03-18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