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于1998年投保家庭財產保險,他只選擇投保了純平彩電與VCD各一臺,保額3000元。兩個月后,因為燒酒精爐時不慎引發大火。王某情急之下,搶救出彩電和VCD,因來不及救出其他物品,結果導致損失4500元。王某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內部出現了3種不同意見。
二、意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保險公司不賠。理由是《保險法》第24條明確規定:“……對不屬于保險責任的,應當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發出拒絕賠償或者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書。”之所以說這起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是因為它沒有發生保險事故。所謂保險事故是指按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損失承擔保險責任的事故事件。保險公司承保的是電視機與VCD,非保險標的的損失,保險公司完全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保險人有理由拒賠。
第二種意見認為,第一種觀點從法律上站得住腳,但實際中卻很難讓人接受,“合法而不合情理”,建議保險公司應通融給付,彌補王某精神上的損失。
第三種意見認為,應該獎勵王某積極施救的行為,王某是為搶救保險標的而導致其他損失的,施救行為本身也減少了保險公司的損失,如果保險公司對王某的行為給予獎勵,會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其它保戶在發生事故時,也會盡力采取措施,防止減少損失,這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有利。
三、分析與處理意見
以上意見,從表面上看各有道理,處理本案的關鍵之一是王某的損失能否認作是施救費。我們先假設,災害發生時,王某搶救其他物品,而不是彩電和VCD的話,保險公司無疑要承擔3000元的保險金賠償責任。王某完全可以這樣做,也能名正言順獲得賠償,但王某選擇以損失其他物品的方式救出投保財產,即無暇顧及其他物品而導致損失的原因是為了盡量防止或減少標的損失,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仍可認將其他物品的損失金額認為是施救費用,只不過表現形式不是金錢而是實際財產。根據《保險法》第41條:“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為防止或減少保險標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因此,保險公司應該賠付,這不是對王某的獎勵,更不是施舍同情,而是合情合理的賠償義務。另外要說明的是,王某雖造成損失4500元,但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額必須在3000元以內,即不能超過保險金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