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無效。(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解除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勞動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無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向勞動者支付額外一個月的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第(2)款規定的醫療期屆滿后,無法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該工人不能勝任該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能勝任該工作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一致
6。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減少裁員計劃:
(1)按規定進行重組
(2)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3)(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的其他重大變化,導致無法履行勞動合同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危險作業的勞動者未經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3)(4)懷孕、分娩或哺乳期間患病或非因工負傷(5)自法定退休年齡起在本單位連續工作15年以上不滿5年(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這里,我想向大多數企業解釋一下,如果出現第七種情形和第四種情形,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一項保障雇主合法權益的條款。用人單位應當關注
在實踐中,解除勞動合同最常見的原因是單位與員工達成協議后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單位有過錯,需要賠償員工,如果單位因員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而遭受損失,員工也應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