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一家外國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因為他性格內向,不喜歡和陌生人交談,也沒有銷售技巧,他一直無法達到公司規定的銷售配額。在確認李先生不能勝任其工作后,公司更換了一份低于其原來職位且工作難度相對簡單的工作
,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公司發現李先生仍不能勝任其新工作。人力資源經理對他說:“你自己告訴我你在新職位上做得怎么樣?”“哦……不好……還是不稱職……”李先生非常尷尬地說。第二天,公司決定終止勞動合同,理由是李先生不稱職,并且在完成辭職程序后調整工作后仍然不稱職,李先生來到人事部,要求公司就終止合同給予經濟補償。沒想到人事經理給了他這樣的回答:“如果你沒有能力,公司又給了你一次機會。你沒有能力,公司已經盡力了。我認為本案終止的勞動合同與嚴重違紀終止的勞動合同待遇相同,不應享受經濟補償。因為合同的終止完全是由于您的過錯造成的,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聽了人力資源經理的話后,李先生很不情愿地離開了公司。
那么,如果員工因不稱職而終止勞動合同,該員工是否有權獲得經濟補償?《勞動法》第2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2)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后仍不稱職的本案中的李先生不能勝任銷售工作,在公司調整其工作后仍不能勝任。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有權單方面終止與李先生的勞動合同,但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并支付經濟補償。因為勞工部勞動合同違約和終止經濟補償辦法(勞發[1994]481號)在文件中明確規定,如果工人不能勝任其工作,且雇主在培訓或工作調整后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工作時間支付相當于一個月流動資金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企業管理者應注意,工人的不稱職屬于個人能力問題,沒有主觀過錯,符合《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以下簡稱“嚴重違紀”)不一樣。根本區別在于,工人因嚴重違紀而主觀上有過錯。因此,法律規定,如果因嚴重違紀而終止合同,將不予賠償,當不稱職的工作終止時,企業應支付賠償。
綜上所述,本案李先生應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獲得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協議書怎樣寫合法
2021-01-29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買的新房應如何進行驗收
2021-01-16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