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在一家外國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因為他性格內向,不喜歡和陌生人交談,也沒有銷售技巧,他一直無法達到公司規定的銷售配額。在確認李先生不能勝任其工作后,公司更換了一份低于其原來職位且工作難度相對簡單的工作
,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公司發現李先生仍不能勝任其新工作。人力資源經理對他說:“你自己告訴我你在新職位上做得怎么樣?”“哦……不好……還是不稱職……”李先生非常尷尬地說。第二天,公司決定終止勞動合同,理由是李先生不稱職,并且在完成辭職程序后調整工作后仍然不稱職,李先生來到人事部,要求公司就終止合同給予經濟補償。沒想到人事經理給了他這樣的回答:“如果你沒有能力,公司又給了你一次機會。你沒有能力,公司已經盡力了。我認為本案終止的勞動合同與嚴重違紀終止的勞動合同待遇相同,不應享受經濟補償。因為合同的終止完全是由于您的過錯造成的,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聽了人力資源經理的話后,李先生很不情愿地離開了公司。
那么,如果員工因不稱職而終止勞動合同,該員工是否有權獲得經濟補償?《勞動法》第2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2)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后仍不稱職的本案中的李先生不能勝任銷售工作,在公司調整其工作后仍不能勝任。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有權單方面終止與李先生的勞動合同,但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并支付經濟補償。因為勞工部勞動合同違約和終止經濟補償辦法(勞發[1994]481號)在文件中明確規定,如果工人不能勝任其工作,且雇主在培訓或工作調整后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工作時間支付相當于一個月流動資金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企業管理者應注意,工人的不稱職屬于個人能力問題,沒有主觀過錯,符合《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以下簡稱“嚴重違紀”)不一樣。根本區別在于,工人因嚴重違紀而主觀上有過錯。因此,法律規定,如果因嚴重違紀而終止合同,將不予賠償,當不稱職的工作終止時,企業應支付賠償。
綜上所述,本案李先生應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獲得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