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14日,某建筑公司股東變動后,經營班子調整,隨后決定裁減人員。司機李某等11名職工列為被裁減對象。5月19日,公司張貼公告,宣布李某等11名職工停止工作,停發工資,并應在一個月內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李某等不服,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撤銷公司的裁員決定,并補發工資。
仲裁委員會受案后,查明該建筑公司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減人員的條件,同時,該公司在宣布裁減人員名單后又從外地招收一名司機和一名保安。經調解無效,裁決撤銷了該公司解除李某等勞動合同的決定,并補發被宣布解除勞動合同期間的全部工資。
律師點評:
本案系因企業違反法律規定以裁減人員方式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該建筑公司由于不具備裁減人員的法定條件卻以裁減人員的方式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敗訴是理所當然的。
《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勞部發1994447號)第2條和第4條對企業裁減人員的條件和程序進一步作出了明確規定。
按照這些規定,企業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裁減人員:一種情況是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另一種情況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此外,企業裁減人員,還應當嚴格依照法律和有關規章規定的程序進行。企業只有具備了法定條件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減人員才是合法的,以裁減人員的方式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才是有效的。
本案中,該建筑公司既不屬于瀕臨破產的企業,也不存在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問題,不具備可以裁減人員的法定條件。只是由于領導班子變動,就決定裁減十幾名職工,解除其勞動合同,顯然違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法律知識匯編
2020-11-19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