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最高支付年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根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勞動部發〔1994〕481號文,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主要包括兩類:(一)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適用于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第二,如果工人不能勝任工作,并且經過培訓或工作調整后仍然不能勝任,雇主將終止合同。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月工資
(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全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該單位的員工,但最高金額沒有限制。適用于以下三種情況:
1.因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終止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終止的客觀情況訂立的合同發生重大變更,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意見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處于破產邊緣的,在依法整頓或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期間,必須裁減人員,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為正常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內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但是,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此外,對于第一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除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外,還必須向勞動者支付一定的醫療補貼,以滿足勞動者就業后待遇的需要。具體標準為: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患者還需增加醫療補貼,不低于醫療補貼的50%;如果雇主除全額支付經濟補償外,未按照上述標準一次性支付工人的經濟補償,則不可治愈疾病的增加不得低于醫療補貼的100%
,還應按經濟補償金額的50%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逮捕后羈押期限是多久
2020-11-17機動車賣出后因事故承擔責任嗎
2021-01-17中國公民在國外結婚需要帶什么證明材料
2020-12-04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