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胡先生加入**網絡公司,擔任項目開發總監。2009年7月7日,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有效期,從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根據合同,胡先生的工資為每月5000元。胡先生實際上在公司工作到2009年11月19日,而公司在當年11月沒有支付他的工資。胡先生聲稱他在工作期間加班,并提供了證人證詞、電子郵件和談話錄音來證明這一點。公司不接受這一點。主要證明人已從公司辭職,且無法確定內容的真實性。無法確認電子郵件和對話記錄的真實性
胡先生以要求**網絡公司支付加班工資為由向北京市海淀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委員會裁定駁回胡先生的申請。胡先生拒絕并向法院提起訴訟。庭審后,法院認為,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所依據的事實。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承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在本案中,胡先生聲稱工作期間有加班延誤和休息日加班,但未能提供足夠證據證明**網絡公司安排他加班,也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公司有胡先生加班的證據,并拒絕提供。因此,胡先生應該承擔不利后果,法院不支持胡先生關于公司支付加班工資的主張
法官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承擔勞動爭議的責任因用人單位作出解雇、退市、解雇、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的證明。此外,勞動爭議案件在民事訴訟中仍然適用“誰主張、誰提供證據”的基本證明原則。有些工人錯誤地理解了法律的規定,認為在申請加班工資的情況下,雇主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工人沒有加班,否則也應被認定為加班。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因此提起的訴訟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工人必須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加班的基本事實,否則他們將面臨敗訴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質押車逾期了是否可以轉讓
2021-01-13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