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的下列“上下班途中”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合理時間內的居住地和慣常居住地單位宿舍上下班途中的合理路線
(2)配偶、父母和子女在合理時間內往返工作地和居住地
(3)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四)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在合理時間內按照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的,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發生事故受傷;(二)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時,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時發生事故受傷(三)在工作時間內或者在工作場所因執行工作職責遭受暴力或者其他事故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外出工作期間因工負傷或者因事故失蹤的;(六)因交通事故受傷的不是他的主要責任,也不是在城市軌道交通中,上下班途中發生旅客輪渡、火車事故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工傷:
(一)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傷的;(三)曾在部隊服役,因戰爭、因公致殘的職工,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且到用人單位后復工的
注:
首先,“在途”是指合理的工作時間和合理的工作方式(包括在途加班)。下課后,找朋友聚會,交通事故不認定為工傷
其次,交通事故是指“交通事故,不屬于職工的主要責任”。因此,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情況,由于自身主觀原因,如無證駕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等,不能認定為工傷,非其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造成的傷害可認定為工傷
(2)溫馨提示: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發生意外傷害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1《工傷認定申請表》(包括工傷時間、地點、原因、程度等)
2。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包括事實勞動關系)。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
通過以上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按照我國的規定,如果要確定上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是否屬于工傷,我們需要看看交通事故的實際情況。如果員工承擔次要責任或不承擔責任,則大部分將被認定為工傷,然后受傷員工可以要求相應的工傷賠償。如果你的情況很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漳浦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6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