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擔保人?保證人是指接受主債務人的委托,為債權人提供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代表債務人承擔債務履行或者賠償損失的人。第二,誰不能做擔保人。如果主債務人同時是擔保人,則意味著責任財產沒有增加,但主債務人仍以其一般財產作為一般擔保,擔保目的失效。因此,主債務人不得同時作為保證人。一般來說,國家機關不應該是擔保人。國家機關法人是具有政治權力性質的公共法人。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允許擔任擔保人。我國《擔保法》第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不得作為擔保人,但經國務院批準,利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再融資的除外。”。其立法依據是:國家機關屬于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機構,不具有直接從事經濟活動的職能。其活動經費來源于國家預算撥款,保障行為是一種經濟行為。因此,國家機關不能成為保證人。如果允許國家機關從事經濟活動,用國家預算撥款為他人還債,不僅擾亂國家經濟秩序,而且影響國家機關管理職能的行使。
3。公司不得作為個人債務的擔保人。對于公司作為擔保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有一定的限制。臺灣《公司法》規定,除擔保業務外,公司不得為擔保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司不得為個人債務提供擔保。董事、經理以公司財產為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該擔保對公司不產生影響,由董事、經理承擔。
4。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不得作為保證人。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是法人的組成部分。不具備獨立主體資格,只能在法人授權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因此,我國《擔保法》第十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不得為擔保人”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擔保。這種擔保實際上是一種代理行為。
5。公益性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得作為擔保人。由于擔保人財產風險較大,這些單位從事的是公益性活動,不是以經營活動為主要目的,擔保行為屬于經營活動,這些單位的活動經費主要來自國家預算或捐贈。當然,它不具備從事擔保的能力。因此,出于維護社會公益的目的,我國《擔保法》將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排除在擔保人之外?!稉7ā返诰艞l規定,“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得為擔保人?!薄D阒绬?/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狀(樣式)是怎樣的
2021-01-30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