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發展和監管過程中,電商平臺是非常關鍵的主體。如果說網絡1.0時代的特征是去中心化,那么在平臺經濟的網絡2.0時代,最突出的 特征就是圍繞各類平臺的再中心化。《電子商務法》制定者深刻把握了這一規律,把電商平臺作為一類特殊主體在法律中作出規定。除了圍繞其設定相應平臺義務和 平臺責任外,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中發揮好電商平臺的優勢也是《電子商務法》的重要著力點。
第一,注重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在規范電子商務行為中的關鍵作用,對以平臺規則為核心的平臺治理機制作出明確規范。
1、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平臺規則,明確進入和退出平臺、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 務;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平臺規則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并保證消費者能夠便利、完整地閱覽和下載;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 為消費者提供對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2、鼓勵建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制定并公示爭議解決規則,根據自愿原則,公平、公正地解決 當事人的爭議;鼓勵建立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機制。
3、修改平臺規則,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公開征求意見,采取合理措 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4、不得利用平臺規則,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 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5、依據平臺規則對平臺內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警示、暫 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措施的,應當及時公示。
第二,讓電商平臺參與或協助監管。
1、在實名制方面,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 登記檔案,并定期核驗更新,并按照規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
2、在市場主體登記方面,應當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 辦理登記,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為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辦理登記提供便利。
3、在稅收征管方面,應當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 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稅務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和與納稅有關的信息,并提示依照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4、在安全保障方面,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證其網絡安全、穩定運行,防范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應 當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在違法處置方面,發現平臺內的 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存在違法情形的,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明確建立以電商平臺為關鍵節點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1、“避風港”規則。知識產權權利人認為其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有權通知電商平臺采取必要措施。電商平臺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并 將該通知轉送平臺內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接到轉送的通知后,可以向電商平臺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電商平臺接到聲明后,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知 識產權權利人,并告知其可以投訴或起訴。電商平臺在轉送聲明到達知識產權權利人后十五日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起訴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采取的措 施。
2、公示規則。電商平臺應當及時公示收到的前述通知、聲明及處理結果。
3、“紅旗規則”。電商平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 采取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更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可見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監管治理,是電商法著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思想內核,也是對于電商行業未來發展的長遠治理。如果有更多相關的法律內容需要咨詢和了解,歡迎到律霸網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治安管理處罰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021-02-02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