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公司沒有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對員工進行補償,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身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退市、辭退、辭職、辭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等發生的爭議,培訓和勞動保護;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引起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調解、不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不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不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醫療費、經濟補償金、工傷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公司解散后,員工的薪酬標準是什么。
2。每月經濟補償金以離職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資水平為基礎。
可以要求經濟賠償的其他情形:
1。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關系建立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雙倍的工資補償。一年內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事實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明確關系,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公司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損失。
4。用人單位自入職之日起不向員工繳納社保,用人單位需要向員工繳納社保。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繳納社保,并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公司沒有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對員工進行補償,員工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身利益。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購買動遷安置房屋存在哪些風險
2021-02-03離婚案件中拆遷安置房進行分割的方法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