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性質不同。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勞務,合同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如果工作的目的只是提供勞務,那就是就業;如果工作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承包。
2。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員工無權選擇如何安排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流程等,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干預員工的工作。在合同關系中,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雙方自始至終地位平等,沒有個人依附,如何安排完全由決策者決定,決策者無權干預。
3。獎勵決定的依據和風險是不同的。在雇傭關系中,報酬的確定是以市場勞動力的價格結合相應的行業標準來確定的。薪酬一經確定,員工一般可以長期獲得穩定數額的薪酬而不存在損失風險;而合同的薪酬則是根據自身的技能或生產規模、原材料價格等確定的,有時薪酬與材料價格相結合,而承包商必須承擔潛在損失的風險。合同義務是否可以轉移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不得將勞動義務轉移給他人,但必須親自履行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承包人可以將承包的工作交給第三人,也可以與他人合伙完成,也可以請幫工一起完成。
5。不同的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和承包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自身損害的歸責原則不同。雇員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有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的人身傷害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勞動者的故意行為造成的,才能免除責任。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承包人在完成工程過程中造成的損害,即原則上由承包人自行承擔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選擇有過失的,定作人應當根據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6。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選擇勞動者時,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訂立勞動合同。在合同中合同的訂立是以自己的技能或現有條件能否完成工作并獲得利益為基礎的。用人關系和合同關系的概念用人關系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或者在不特定期限內,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的權利義務關系,用人單位接受勞動者提供的勞務,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合同關系是承包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雇傭關系和合同關系有六個區別。在判斷一對法律關系是雇傭關系還是合同關系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把握其差異,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親屬關系的戶口如何辦理收養
2020-12-04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宅基侵權怎樣賠償
2020-11-14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