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佛中法行終字第77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李葉慧璣,女,1935年12月3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黃泥涌峽道4號D座8樓。
委托代理人:郭斌,廣東連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李佩能(LEE PUI NANG),女,1932年7月5日出生,住址:1260 Mill Lane,SanMarino,CA91108,U.S.A(美國)。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李亮能(LEE LEUNG NANG),男,1934年10月23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黃泥涌峽道4號D座8樓。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李鏘能(LEE CHEUNG NANG),男,1943年7月5日出生,住址:No.64 Seabreece Avenue,Rancho Palos Verdes,CA 90274-4615,U.S.A(美國)。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李棣生,男,1956年8月16日出生,住址:33-6111,No.1 Road,Richmond,Canada V7C 1T4(加拿大)。
李佩能、李亮能、李鏘能、李棣生的委托代理人:何萬龍、瞿向東,廣東京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嘉倫(LEE KAREN),女,1939年10月10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北角七姐妹道200號東建大廈一字樓。
委托代理人:茍晟,廣東華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佛山市公證處,地址:佛山市汾江南路158號。
法定代表人:姜文雄,主任。
委托代理人:宋會勇,佛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馳,佛山市公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李鉅能(Lee, Solomon Kui Nang),男,1936年6月6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黃泥涌道121號A座二樓。
原審第三人:李漢能(Lee Hon Nang),男,1941年12月2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北角七姐妹道200號一字樓。
李鉅能、李漢能的委托代理人:宋天旺,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李鑒能,女,1946年8月7日出生,住址:Poteau,Cour Dubisson,14140 Lisores,France(法國)。
原審第三人:李煦能,女,1948年8月10日出生,住址:33-6111,No.1 Road,Richmond,Canada V7C 1T4(加拿大)。
李鑒能、李煦能的委托代理人:何萬龍、瞿向東,廣東京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李澤生(LI,SAMMY CHAK SANG),男,1954年10月27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北角七姐妹道200號東建工廠大廈6字樓。
原審第三人:李健能,女,漢族,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沙田第一城29座14樓B室(已故)。
原審第三人:李廣能,男,漢族,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住香港北角云景道46號1樓B-2室(已故)。
上訴人李葉慧璣、李佩能、李亮能、李鏘能、李棣生因李嘉倫訴佛山市公證處違法公證一案,不服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佛禪法行初字第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的事實: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依據李葉慧璣填寫的、有李佩能等11個人名字的《辦理公證書申請表》;分別由李健能和李健能、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簽名(復印件)的兩份委托書;李賜豪、李景銓、李浩能、李梁福意的死亡證;沒有加蓋轉遞章的代理人李葉慧璣和委托人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李健能的身份證明及沒有加蓋轉遞章和未經香港律師見證的李棣生、李澤生、李佩能、李煦能、李鏘能、李鑒能、李廣能的身份證明;以及佛山市落實僑房政策辦公室經(90)90、273文件和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府〔1993〕124、佛府〔1998〕039號文件,分別于1995年8月11日作出(95)佛市公證字第712、714、715、716、717、718、719、720、721、722、724、725、726、727、728號繼承權證明書;于1998年12月31日作出(98)佛市公證字第2022、2023、2024、2025號繼承權證明書;于1996年4月9日為李葉慧璣作出(96)佛市公證字第723號公正書;于1998年12月31日為李葉慧璣作出(98)佛市公證字第2026號公正書。2003年6月23日,原告李嘉倫以被告佛山市公證處未盡審查之職,出具了上述與事實嚴重不符的公證書,以致佛山市房產管理局依據其上述錯誤的公證文書把本屬于原告李嘉倫的房產錯誤登記發放給李錫豪的十一名子孫,嚴重損害了其合法權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認為,本案的行政爭議焦點是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作出上述公證是否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二條“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以保護公共財產,保護公民身份上、財產上的權利和合法利益”及《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十五條第一款“公民、法人申請公證,應當向公證處提出,并填寫公證申請表。公證申請表應記明下列內容:……(四)申請的時間及其它需說明的問題”和該條第二款“申請人應在申請表上簽名或蓋章。……”的規定,被告對李葉慧璣填寫的《辦理公證書申請表》是否具備上述條件,負有審查的義務。被告提供的七份《辦理公證書申請表》中有兩份,李葉慧璣作為代理人沒有簽名,而且這兩份表的申請人只有李鏘能、李漢能、李澤生、李廣能、李鑒能、李棣生、李煦能等七個第三人名字,尚有李佩能、李健能、李鉅能、李亮能四名第三人表中無名。顯然,第三人李葉慧璣所代辦的公證申請,并不符合上述申請的要件,然而,被告未嚴格履行審查義務,而予以受理了該公證申請。由此可見,被告審查不實。依照上述《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二十五條“公證處認為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應當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明材料,并有權到現場作實地調查”的規定,被告對李葉慧璣提交有關辦理公證申請證據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應進行調查核實。然而,李葉慧璣提供給被告的兩份授權委托書,只有李健能、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四個第三人簽名,且只是復印件而非原件,而且第三人李鉅能、李漢能均表示沒有簽署授權李葉慧璣代理辦理遺產繼承,并以偽造文件向香港警方報案。可見,兩份授權委托書不足以證明李葉慧璣有11個第三人的合法代理權。因第三人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李健能的身份證明沒有加蓋轉遞章,李棣生、李澤生、李佩能、李煦能、李鏘能、李鑒能、李廣能的身份證明既沒有加蓋轉遞章,也沒有經香港律師見證,更沒有授權委托給李葉慧璣的證明,且有李澤生沒有授權委托李葉慧璣代理辦理遺產繼承的聲明相印證,這并不符合《司法部關于認真執行我部委托香港律師辦理發往內地使用的公證書必須加蓋轉送章的通知》的要求,被告依此受理了李葉慧璣代辦11個第三人的公證申請,顯然違反了《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的,委托代理人須提交授權委托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所規定的程序。第三人李鉅能、李漢能、李澤生的聲明均證明原告李嘉倫的丈夫李賜豪立有遺囑,而李葉慧璣對該遺囑的內容是清楚的,許義鏞的證言也證明第三人李葉慧璣依照該遺囑的內容查詢收益分配之事。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庭對原告李嘉倫的丈夫李賜豪的遺囑作了檢定認證。顯然,李葉慧璣在辦理公證時對被告的詢問所作的陳述是不真實的,而被告依據該陳述,認定原告李嘉倫的丈夫李賜豪沒有遺囑,顯屬證據不充分,認定事實不清。另外,庭審中原告李嘉倫以被告才告知有作出過(95)佛市公證字第729號繼承權公證書為由,要求增加訴訟請求:確認(95)佛市公證字第729號繼承權公證書無效并判決撤銷。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五條“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后,原告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但有正當理由除外”的規定,原告李嘉倫的上述理由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作出上述一系列的公證,證據不足,事實不清。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3目的規定,判決撤銷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作出以下的公證文書:1、1996年4月9日為李葉慧璣聲明作出的(96)佛市公證字第723號和1998年12月31日作出的(98)佛市公證字第2026號公證書;2、1995年8月11日作出的(95)佛市公證字第712、714、715、716、717、718、719、720、721、722、724、725、726、727、728號和1998年12月31日作出的(98)佛市公證字第2022、2023、2024、2025號繼承權證明書。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翻譯費人民幣1850元,由被告佛山市公證處承擔。
上訴人李葉慧璣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第一,原審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作出的(96)佛市公證字第723號、 (98)佛市公證字第2026號公證書是李葉慧璣對代理事項的真實性愿承擔責任的聲明,公證的內容也僅僅是證明李葉慧璣在聲明上的簽名屬實,與被上訴人李嘉倫沒有利害關系,且公證程序合法,內容真實。第二,李葉慧璣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一審將其列為本案第三人程序違法。第三、李健能和李廣能在本案受理前已經去世,一審將其列為本案第三人程序違法。第四,李葉慧璣與本案其他11個第三人的委托關系以及李葉慧璣在辦理公證時的對原審被告的陳述是否真實屬于民事法律關系,一審無權對此予以認定,超出行政訴訟范圍,且一審認定李葉慧璣沒有本案11個第三人的申請公證代理權和代理公證時陳述不真實,與事實不符。因此,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錯誤,請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并發回重審。
上訴人李佩能、李亮能、李鏘能、李棣生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對以下事實的認定錯誤:一是李健能及李健能、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簽署的兩份委托書是復印件;二是有關第三人的身份證明在辦理時須經香港律師見證及加蓋轉遞章;三是宣讀李賜豪遺囑時李葉慧璣也在場,李葉慧璣曾依照該遺囑的內容查收分配之事。因此,請二審法院依法予以糾正。
被上訴人李嘉倫在二審期間未作答辯。
原審被告佛山市公證處在二審期間未作答辯。
原審第三人李鉅能、李漢能、李煦能、李鑒能、李澤生、李廣能、李健能在二審期間未作答辯。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原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另查明,被上訴人李嘉倫與本案中的遺產被繼承人李賜豪于1983年在香港登記結婚,系合法夫妻關系,且李賜豪于1988年對本案所訴公證書涉及的遺產已立有遺囑。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上訴人在二審中提供的證據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本案中,訴訟各方當事人爭議焦點問題為原審被告佛山市公證處作出的有關公證書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在實體上是否正確。根據《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的,委托代理人須提交授權委托書。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資格的證明”。而本案中上訴人李葉慧璣在代理李亮能等11位當事人向原審被告佛山市公證處申請繼承權公證時,僅提供了李鉅能、李漢能、李亮能、李健能等四人的授權委托書,尚缺少李棣生、李澤生、李佩能、李煦能、李鏘能、李鑒能、李廣能等7人的授權委托書,但原審被告仍對該申請予以受理,并為李亮能等11位當事人作出有關繼承權公證顯然程序違法。另外,本案中遺產被繼承人李賜豪在生前已與被上訴人李嘉倫存在夫妻關系,且對其遺產已立有遺囑,但原審被告未能查證上述事實,僅根據上訴人李葉慧璣的陳述和有關證明,認定遺產被繼承人李賜豪生前無遺囑,并忽視了李賜豪在原配妻子李梁福意死亡后又與被上訴人李嘉倫結為夫妻的事實,為李賜豪的子孫李亮能等11人進行了繼承權公證,該公證不僅與客觀事實不符,且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在實體上亦構成違法。原審法院撤銷原審被告作出的本案所訴之公證書正確,依法應予維持。另外,原審判決將已死亡的李健能、李廣能列為本案第三人不當,但該程序瑕疵不影響原審判決實體的正確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200元由李葉慧璣承擔100元,李佩能、李亮能、李鏘能、李棣生共同承擔1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謝 少 清
審 判 員 楊 小 蕓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四年九月三日
書 記 員 徐 允 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合同
2020-10-14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代理非訴訟事務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刑、假釋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布告(公布執行罪犯死刑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庭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指定辯護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