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5)宜中民一終字第35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曾桂榮,女,(略)。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代理)李后元,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宜昌市新星物業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宜昌市上崗路6號。
法定代表人于耀光,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郭洪濤(特別授權代理),葛洲壩集團第三工程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張行文(特別授權代理),該公司辦公室主任。
上訴人曾桂榮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葛洲壩人民法院(2005)葛民初字第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曾桂榮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后元,被上訴人宜昌市新星物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星公司)及其委托代理人郭洪濤、張行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1981年10月,原告曾桂榮經原葛洲壩企業總公司招聘為集體工。1982年曾桂榮被安排到該公司下屬集體企業宜昌市葛洲壩皮革制品廠(以下簡稱皮革制品廠)工作。1998年起皮革制品廠因經營不善停產。2000年8月曾桂榮與該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曾桂榮獲得經濟補償金、養老金、醫療補助、子女教育費等各項補償共計9056元。2004年5月曾桂榮向宜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同年5月20日該委以曾桂榮申請仲裁超過申訴時效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曾桂榮不服上述裁決,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另查明:1、1995年,皮革制品廠與葛洲壩峽江貿易公司、葛洲壩汽車工業公司組建為宜昌市三川實業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 6月宜昌市三川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經工商登記變更為宜昌市新星物業有限責任公司。2、根據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鄂勞社辦(2001)125號文件規定精神,葛洲壩集團公司對其所屬集體企業職工從2001年1月起開始辦理養老保險統籌事項。
一審法院認為:曾桂榮與皮革制品廠已經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曾桂榮已獲得各項補償。根據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鄂勞社辦(2001) 125號文件規定精神,曾桂榮已不屬于納入養老保險統籌管理范圍的人員。對其關于新星公司為其辦理養老保險統籌手續的請求,法院不予支持。雙方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曾桂榮從皮革制品廠獲得了相應補償,新星公司無義務再向其支付失業保險金。同時,新星公司既不存在違約,也無侵權,曾桂榮要求新星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法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曾桂榮的訴訟請求。
曾桂榮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皮革制品廠與上訴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時,雖然支付了有關補償費用,但沒有依法為上訴人辦理養老和失業保險手續。向職工支付解除合同后的有關補償與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和失業保險費是用人單位兩項并行不悖的義務。被上訴人違反法定義務,導致上訴人失業后無法辦理養老和失業保險手續及享受失業保險金和退休后的養老金,其應承擔補繳養老保險費和支付失業保險金的責任。2、一審法院適用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鄂勞社辦(2001)125號文件的規定,認為上訴人已不屬于納入養老保險管理范圍的人員錯誤。該文件是在上訴人與皮革制品廠解除勞動合同后出臺的,顯然不能調整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該文件第三條規定的“不再納入養老保險管理范圍”的對象是下崗職工和退休人員,并不包括上訴人這樣的失業人員;該文件規定的精神本身也與勞動法關于用人單位應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的規定相違背,法院不應予以適用。事實上葛洲壩集團公司從1991年就已發文對所屬集體企業參加勞動保險作出了規定。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辦理社會保險并非缺乏依據。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判令被上訴人為上訴人補辦1981年10月至2000年8月期間的養老保險統籌手續并承擔與此相關的費用;由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應當享受而未能享受到的失業保險金5712元;被上訴人承擔違約和侵權責任,支付賠償金1428元及其他損失1000元。
新星公司在庭審中口頭答辯稱:上訴人在皮革制品廠工作期間,該廠整體未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統籌,直到2001年5月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鄂勞社辦(2001)125號文件,才對省直管行業統籌企業所屬集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施辦法作出規定;2000年8月皮革制品廠與上訴人經協商達成協議,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皮革制品廠給予上訴人各項補償,已充分考慮了上訴人的情況;被上訴人不能再超越政策規定給予上訴人補償或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統籌手續。而且上訴人的請求也已超過訴訟時效。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二審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基本清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另查明:1、原葛洲壩工程局企業總公司曾于1991年4月制定《葛洲壩工程局企業總公司集體企業勞動保險暫行條例》,規定在企業總公司設立集體企業職工勞保基金委員會,各集體企業要辦理勞保基金的征集、提取等工作。皮革制品廠向職工收取過勞保基金。 2000年8月在與職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時,又將原向職工收取的勞保基金退還給職工。曾桂榮領取的各項補償中即含退還的“養老金”522元。2、皮革制品廠因經營不善于1998年就已停產,曾桂榮自此未再上班。2000年7月19日曾桂榮書面申請解除勞動合同。2000年8月2日雙方辦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及簽訂《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協議書》,曾桂榮領取各項補償費共計9056元。3、2001年5月9日,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鄂勞社辦(2001)125號《省直管行業統籌企業所屬集體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規定:本實施意見適用于省直管行業統籌企業所屬集體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及其退休人員;對于破產、停產,且無力繳費的企業以及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企業,經審核認定后,按照國發(2000)8號文件精神及國家現行政策,不再納入養老保險管理范圍,其退休人員和下崗職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符合參保條件企業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從2001年1月1日起納入省直統籌管理。4、曾桂榮2004年已進入低保,每月領取174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費。
上述事實,有一審中雙方當事人提供的《錄用新職工通知書》、《勞動合同書》、《申請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協議書》、費用結算清單、宜昌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通知書》,二審中曾桂榮提供的原水利電力部長江葛洲壩工程局長葛勞字(1991)第49號文件、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以及雙方當事人陳述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該規定表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統籌是其法定義務,但社會保險統籌實現全面覆蓋,是個逐步實施的過程。本案中,原皮革制品廠屬葛洲壩集團公司集體企業,對省直管行業統籌企業所屬集體企業養老保險的實施,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于2001年5月才出臺有關文件予以規定。該文件精神與勞動法關于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的規定并不矛盾,法院可以予以適用。皮革制品廠雖從1991年就開始進行勞動保險基金的提取、征集等工作,但此為企業內部統籌,而非社會統籌。對葛洲壩集團公司所屬集體企業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實行應以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相關規定作為依據。根據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直管行業統籌企業所屬集體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意見》的規定,只有符合參保條件企業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可從 2001年1月1日起納入省直統籌管理。本案中,曾桂榮于2000年8月,經本人書面申請、與原皮革制品廠協商簽訂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等手續,雙方已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曾桂榮已不屬于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前述規定中應納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對象。訴訟中,曾桂榮稱當時申請解除勞動合同是受廠方負責人欺騙違心進行的。對此,其提供了原皮革制品廠負責人楊方雄的書面證明。本院認為,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完備,楊方雄的證明效力不足。綜上,對曾桂榮關于由新星公司為其辦理養老保險社會統籌手續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曾桂榮已一次性領取了各項經濟補償,現要求新星公司支付其失業保險金依據不足。曾桂榮要求新星公司承擔違約、侵權責任導致的損失,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判處正確,應予維持。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曾桂榮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卓 彬
審 判 員 王 錫 海
審 判 員 尹 為 民
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袁 昌 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搜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