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3)滬一中民五(知)初第字245號
原告同濟大學出版社,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法定代表人郭超,該社社長。
委托代理人張平官,該社副總編。
委托代理人蔣曉偉,上海市同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新聯醫學書店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醫學院路138號。
法定代表人鄒勇,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偉,該公司業務經理。
被告李秋明,男,漢族,1973年8月1日出生,系個體工商戶濟寧市市中區紅旗考試書店經營者,經營場所山東省濟寧市紅星中路102號。
委托代理人袁雷,男,漢族,1971年2月1日出生,住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米山路30號。
原告同濟大學出版社訴被告上海新聯醫學書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聯公司)、光明日報社、李秋明專有出版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12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3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張平官和蔣曉偉律師、被告新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偉、被告光明日報社的委托代理人郝惠珍律師、被告李秋明的委托代理人袁雷均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于2004年5月18日作出民事裁定,準許原告撤回對被告光明日報社的起訴。經本院院長批準,本案審理期限依法延長6個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其于2002年8月與濟寧市市中區紅旗考試書店(以下簡稱濟寧紅旗書店)就“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簽訂出版合同,原告被授權在世界各地區以圖書形式行使完全的出版發行專有權,期限為10年。然而,光明日報社所屬出版社卻于2003年2月與被告李秋明一起,又出版了1套與前述叢書作者、內容相同且版式基本相同的圖書,并在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發行,被告新聯公司亦參與了銷售。原告認為,各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其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原告為此曾與光明日報社、李秋明交涉未果,遂訴至法院要求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權;被告光明日報社、李秋明在《文匯報》上說明侵權的事實真相并向原告賠禮道歉;被告光明日報社、李秋明共同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60萬元。訴訟中,原告與被告光明日報社達成和解協議,并向本院申請撤回對該被告的起訴。
被告新聯公司確認起訴狀中與其有關的事實,并表示服從法院的判決。
被告李秋明辯稱,濟寧紅旗書店的經營者不是李秋田,且濟寧紅旗書店從未授權李秋田代為簽訂任何合同,僅有李秋田個人簽字的《圖書出版合同》與濟寧紅旗書店無任何法律關系,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開庭審理,原、被告對下列事實不存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2002年10月,原告出版了涉及11門學科的“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1套,書名分別為《生理學應試向導》、《生物化學應試向導》、《婦產科學應試向導》、《病理學應試向導》、《藥理學應試向導》、《兒科學應試向導》、《局部解剖學應試向導》、《病理生理學應試向導》、《診斷學應試向導》、《內科學應試向導》和《外科學應試向導》。與該套叢書對應的11份《圖書出版合同》顯示,簽訂時間均為2002年8月2日,原告作為乙方在合同相應位置蓋有印章,案外人李秋田在甲方簽章部位簽有其個人姓名并在姓名上方寫有“濟寧紅旗考試書店”字樣。上述合同第一條約定:“甲方授予乙方在交接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后拾年內,在世界各地區以圖書形式出版發行上述作品(中文簡、繁體字版)的專有使用權”;第六條約定:“甲方應于2002年8月20日前將上述作品的軟盤及打印稿(或謄清稿復印件)(含文字稿、圖稿、照片等。需乙方復印的,費用由甲方承擔)交付乙方……甲方交付的稿件應有作者的簽章”;合同還就稿酬的支付方式、違約責任等作了約定。庭審時,原告稱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其收到的是以軟盤形式交付的稿件,并且認可叢書各主編分別出具的11份《委托書》是在合同簽訂后補的。原告當庭出示了其所持有的《委托書》原件,除《局部解剖學應試向導》一書的《委托書》的落款日期為2002年9月4日以外,其余《委托書》記載的日期都是2002年9月3日,文字內容均為:“為辦理《……》(書名號內填有各學科書名)一書的有關出版事宜,委托濟寧紅旗考試書店為著作權人代理,由其代辦有關手續,并代收稿酬。”
對于“濟寧紅旗考試書店”的全稱應該是“濟寧市市中區紅旗考試書店”,即兩者系同一主體,原、被告均不持異議。
2003年3月,隸屬于光明日報社的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1套《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其中有11本與原告出版的“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所涉學科相同。
經比對,從涉訟圖書的封面內容看,原告出版的叢書依學科的不同分別命名為《……應試向導》,光明日報出版社亦按學科的劃分將每本圖書命名為《……應試指南》,但封面使用圖案各不相同;兩套書各對應學科所列明的主編、編委除“婦產科學”略有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婦產科學應試向導》上所列主編為李秀英,《婦產科學應試指南》封面上顯示主編只有1人即李秀英,該書版權頁和“編委會成員名單”部分顯示的主編有2人即李秀英和劉俊生),且兩套書“編委會成員名單” 中均有同一署名事項:“叢書策劃 李秋田 李秋明”,被告的叢書封底另顯示有“策劃秋明”字樣;兩套書各對應學科前言部分基本相同,從正文開始,版式和內容亦基本相同。
被告新聯公司對曾銷售過被控侵權的《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表示認可。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圖書出版合同》、《委托書》、原告出版的“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圖書實物和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圖書實物各11本,以及當事人的陳述等在案佐證。
訴訟中,原、被告對以下事實存在爭議:
1、李秋明對原告出版“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一事是否知曉?
原告認為,李秋明應當知曉此事。同時,原告提出其已獲得書稿和主編出具的《委托書》,并且出版在先的事實都可以予以證明。為補充說明這一問題,原告還在舉證期限屆滿之后提供了“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書稿電腦光盤、濟寧市火炬書刊印務中心的證明、旅客住宿登記單、周保珠和武鋼出具的《情況說明》。各被告表示對于上述證據材料的真實性無從判斷,同時明確不同意質證。本院經審查后認為,該組證據材料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所界定的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故本院不予采納。
綜合已認定的相關事實,本院認為,原告據以主張權利的《圖書出版合同》甲方簽章處只有李秋田個人簽字,其上方的“濟寧紅旗考試書店”手寫字樣無任何法律效力,因此,從合同本身來講,確實不能說明李秋田是代表濟寧紅旗書店或該書店業主李秋明簽署的。原告在還未看到有關權利人出具的《委托書》時就與李秋田簽訂《圖書出版合同》,此做法顯然有失謹慎,且有違出版業的常規程序。但當原告在此后收到以光盤形式交付的書稿,特別是同時獲得由主編簽字授權濟寧紅旗書店代辦出版事宜的《委托書》原件時,即使這些原件不是由濟寧紅旗書店的業主李秋明本人交付給原告的,原告也有理由相信持有前述《委托書》原件的李秋田與其簽訂合同已得到了《委托書》中所指的代理人之授意,或者原告有理由相信濟寧紅旗書店的業主對李秋田的所作所為是明知的。
2、被控侵權圖書的出版是否履行過必要的手續?
光明日報社認為,其下屬出版社出版被控侵權圖書履行過必要的手續。對此,光明日報社曾向本院提供了光明日報出版社與李秋田簽訂的《協議書》、《圖書出版合同》及周村紅旗書店出具的《證明》各1份,并向法庭說明李秋田系周村紅旗書店的業主。上述證據材料已經過庭審質證,原告表示其并不知道光明日報社作為證據提供的《協議書》和《圖書出版合同》是不是事后補的,并且指出周村紅旗書店無權代表著作權人與光明日報出版社簽訂合同。經審查,本院認為,因光明日報社已提供了證據材料原件,原告雖認為《協議書》和《圖書出版合同》系事后補簽,但卻未提供相反證據,故本院對于該組證據材料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據此,本院認定如下事實: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系經過李秋田的授權,雙方曾簽訂過1份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委托李秋田組織編寫《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的《協議書》,《協議書》下方顯示時間為2002年4月20日,而雙方正式簽訂《圖書出版合同》日期為2003年2月12日,合同甲方除有李秋田的簽名外還蓋有“周村紅旗書店”的公章。周村紅旗書店于2003年2月12日出具的《證明》內容為:“我店與光明日報出版社合作出版《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一書,經作者同意,由我店代作者簽訂出版合同,若出現知識產權方面爭議,與光明日報出版社無關。”本院認為,該《證明》雖有“經作者同意”的表述,但并不能說明作者確已授權周村紅旗書店代辦出版事宜。本案中,光明日報社曾稱其下屬出版社簽約時審查過周村紅旗書店的授權文件,但囿于舉證期限等原因最終未能提供這方面的證據,故光明日報社已提供之證據尚不能證明被控侵權圖書的出版手續合法、完備。
3、被告李秋明是否實施了參與授權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被控侵權圖書的行為,或者對此事是否知曉?
原告認為,《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編委會成員名單”中署明:“叢書策劃 李秋田 李秋明”,且其封底上也可見“策劃秋明”之字樣,這都能說明李秋明是參與了該套圖書的出版。針對此問題,本院曾在庭審過程中詢問過光明日報社,該社稱:“我們只是單位對單位的談判,至于這個署名問題是他們意思,我們根據其要求署名的。整個過程都是李秋田和我們談的。”
本院認為,僅憑圖書上的署名不能作為推定李秋明實際參與過或者知曉李秋田授權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被控侵權圖書這一事實的直接依據,而光明日報社在庭審上的陳述也排除了光明日報出版社曾與李秋明接觸過的事實,故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證明李秋明實施了參與授權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被控侵權圖書的行為,亦不足以證明其對此事是知曉的。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原告在出版涉及11門學科的“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過程中,盡管在簽訂《圖書出版合同》時對李秋田簽約資格的審查存有瑕疵,但在該套叢書出版之前,原告取得了叢書的電子版稿件及各學科主編出具的《委托書》原件,即使交付稿件和《委托書》之行為并非由《委托書》上指明的代理人濟寧紅旗書店之業主李秋明所為,作為《圖書出版合同》相對方的原告也有理由相信已持有稿件特別是《委托書》原件的李秋田是代李秋明出面簽約并履行交稿等義務的,因此,原告據以主張權利的11份《圖書出版合同》應認定有效。作為涉訟11本“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的出版者,原告依法在合同約定的有效期內享有對該套叢書的專有出版權。
從光明日報社提供的證據來看,雖然其下屬光明日報出版社在原告與李秋田簽訂《圖書出版合同》之前已與李秋田簽有1份《協議書》,但該《協議書》只代表雙方達成過委托組織編寫的意向。事實上,被控侵權《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的實際出版時間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圖書出版合同》的簽訂時間均晚于原告的“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的出版時間,光明日報社又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李秋田與光明日報出版社簽訂合同的有效性,且即便光明日報出版社當初審查的材料中有各主編出具給周村紅旗書店的《委托書》,與“醫學專業必修課輔導系列叢書”內容雷同的《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的出版也有悖于保護原告已在先取得的專有出版權的相關強制性法律規定,畢竟專有出版權是一種獨占的、排他的絕對權,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和其他任何出版社均具有約束力。被告新聯公司認可其銷售過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故其應當停止銷售。
對于李秋明有否實施侵犯原告專有出版權的行為,本院認為,因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證明李秋明參與了《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的授權出版過程,故本院對原告針對李秋明的訴訟請求難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新聯醫學書店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銷售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專業必修課應試指南》;
二、原告同濟大學出版社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510元,由原告同濟大學出版社負擔人民幣10,000元,被告上海新聯醫學書店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1,51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本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并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1份,副本2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申請執行書
2020-10-14撤回海事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重新鑒定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搜查筆錄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審批表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