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東民四終字第3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霍永武,男,40歲,漢族,勝利油田銷售公司職工,住勝利油田供應家屬區(qū)。
委托代理人郭英祥,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浩祿,男,1955年1月26出生,漢族,東營市勝通大酒店經理,住勝利油田通訊公司八分廠電話站。
委托代理人徐波,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韓萍,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董元海,男,1955年2月3日出生,漢族,勝利油田鉆井機修公司工會主席,住勝利油田景苑小區(qū)1號樓1單元1樓西戶。
委托代理人姜楓,儒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霍永武因與被上訴人陳浩祿、原審被告董元海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東營區(qū)人民法院(2002)東民初字第114號民事判決,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霍永武的委托代理人郭英祥,被上訴人陳浩祿及委托代理人徐波、韓萍,原審被告董元海的委托代理人姜楓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陳浩祿以其代董元海償還霍永武7萬元為由,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兩被告返還7萬元及利息。為此,其提供收條2份證明自己的主張,一份載明:今收到陳浩祿現(xiàn)金叁萬元正,代董元海墊付款,落款時間為:9.11;一份載明:今收到陳浩祿代董元海還借款肆萬元正,落款時間為:1999.9.16.董元海認為該2份證據不能證明霍永武受董元海委托收款,只能證明霍永武向陳浩祿借現(xiàn)金的事實。另,陳浩祿以兩次借給勝利油田鉆井機修勞動服務公司(下稱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借款205000元、兩次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東營東海亞飛汽車公司(下稱亞飛連鎖店)借款70000元為由,于2000年訴至法院,要求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借款275000 元及違約金。東營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對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所借20萬元予以認定,對陳浩祿主張的70000元因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曾同意原告代其償還借款而不予認定。一審判決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陳浩祿借款20萬元及利息,駁回陳浩祿的其他訴訟請求。機修勞動服務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于本院。本院于2001年9月11日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陳浩祿又于2001年以北京金海魯勝石油貿易中心、亞飛連鎖店、董元海為被告起訴,要求三被告償還借款70000元。東營區(qū)人民法院認為陳浩祿起訴書中所述北京金魯海勝石油貿易中心住所查無此地,陳浩祿也未向法庭提供該單位的工商登記材料,于 2001年12月24日裁定駁回陳浩祿的起訴。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收條足以證實霍永武收到原告70000元,收條上均載明系代董元海償還借款及墊付款,但董元海予以否認,原告未提供董元海要求其代為償還借款的證據,霍永武也未提供董元海要求原告代其償還借款的證據,故原告主張系代董元海償還借款的主張不能成立,不予支持。霍永武因未提供收取原告款項的合法根據,故其所收取原告的款項應為不當得利,霍永武應將該款及相應的利息返還原告。原告提供的收條一份未記載年份,根據另一份記載的時間及原告第一次起訴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的時間,可以確認時間為1999年,對于該部分款項的利息應按霍永武收到時間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計算。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無法律和事實依據,不予支持。被告董元海不承擔責任的理由成立,予以采納。被告霍永武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其自動放棄訴訟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霍永武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返還原告陳浩祿不當得利70000元、利息3945.5元,合計73945.5元。二、駁回原告陳浩祿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08元,由原告陳浩祿負擔391元,被告霍永武負擔2617元。被告霍永武負擔部分,原告已預交,限被告霍永武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徑付原告。
霍永武上訴認為: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 l、一審認定上訴人收取被上訴人7萬元是錯誤的。事實上,上訴人從未收取過被上訴人7萬元,上訴人為被上訴人出具收條的行為是代上訴人的單位亞飛連鎖店收取還借款的職務行為。因為在此之前,董元海所在的單位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欠上訴人所在單位亞飛連鎖店借款41萬元,而上訴人是亞飛連鎖店經理,董元海是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同時董元海是其單位向上訴人的單位借款的經辦人。當上訴人代表單位找董元海讓其公司還借款時,董元海讓上訴人到被上訴人陳浩祿處取款7 萬元,并告訴上訴人其已提前通知了被上訴人。所以,上訴人代表單位到被上訴人處取款時,被上訴人將7萬元款交給了上訴人,至于為什么由被上訴人代董元海的單位還款,上訴人當時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首先,上訴人未收到被上訴人的7萬元款,而是上訴人的單位亞飛連鎖店收取了該7萬元還款,上訴人收款的行為是職務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其次,該7萬元款是被上訴人代董元海的單位歸還的欠上訴人單位的借款。在此過程中,董元海的單位欠上訴人的單位借款在前,董元海通知被上訴人代其單位還款并征得被上訴人同意代其單位還款在后。所以,當上訴人代表單位到被上訴人處取款時,被上訴人將款交給了上訴人。上訴人才會在為被上訴人出具的收條上注明“今收到陳浩祿代董元海還借款”。即在此過程中,陳浩祿的行為是代董元海的單位還借款的代理行為,還是代董元海的單位還款的債務轉移行為,當時上訴人并不知道。而上訴人收款的行為是代表單位的職務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2、一審認定上訴人收取該7萬元為不當得利是錯誤的。上訴人在代表單位從被上訴人處收回其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還的款后,上訴人即全部交到單位財務并入帳。上訴人單位收取該款是正當的,而上訴人個人未收到該筆款,不存在不當得利的問題。一審判令上訴人歸還上述款項及利息是錯誤的。二、該7萬元借款應由真正的借款人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歸還,而不應由上訴人歸還。如上所述,上訴人根本未收取被上訴人7萬元款,而是代單位從被上訴人手中收取了其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還的借款7萬元。這一點,可以與被上訴人在訴狀中的訴稱相印證,即被上訴人是應董元海的要求,替董元海向上訴人還借款,實際上是代董元海的單位向上訴人的單位還借款7萬元。而在2000年被上訴人起訴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時,被上訴人也說得很清楚,其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向亞飛連鎖店還借款7萬元,當時法院以無證據證明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曾同意代其還借款為由對被上訴人的主張不予支持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董元海不通知被上訴人,被上訴人不會知道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欠上訴人單位借款,沒有董元海的通知,上訴人也不會到不認識的陳浩祿處代單位取還的借款,被上訴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將7萬元款交給一個與自己沒有任何業(yè)務關系的人。所以,在此過程中,被上訴人是應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董元海的要求,為了替其單位堵帳,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向上訴人的單位歸還借款7萬元。上訴人的單位收取該7萬元后,即消滅了上訴人單位與董元海單位的債權7萬元。而在同時,新產生了被上訴人與董元海單位的債權,即董元海單位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欠被上訴人借款7萬元,真正的不當得利人是機修勞動服務公司,而不是上訴人。所以,該7萬元應由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歸還,而不是上訴人歸還。綜上所述,一審錯誤認定上訴人收取被上訴人的7萬元款并認定為不當得利是錯誤的,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上訴人不承擔還款責任,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陳浩祿提出如下答辯:一、原判認定霍永武收取人7萬元款是正確的。首先,在事實上,被上訴人因與董元海、霍永武的私人關系才將7萬元借給二人急用,而不是代董元海的單位向霍永武的單位還款,所以被上訴人將7萬元分兩次交給霍永武時,霍永武以個人名義給被上訴人出具了收條。霍永武時任亞飛連鎖店副經理兼總會計,直接掌管單位公章,使用公章只需舉手之勞,霍永武不蓋公章的唯一合理解釋就是該行為根本不是職務行為,因此,霍永武接受被上訴人現(xiàn)金7萬元的行為只能是個人行為。其次,霍永武主張其收取7萬元是職務行為無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63條、第66條和《合同法》第48條規(guī)定,代理人須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貢任。由此可見,無論有權代理還是無權代理,均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被代理人追認也必須以此為必要前提。而霍永武完全是以自己個人名義接受被上訴人的現(xiàn)金并出具收條,完全不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代理構成要件,根本形不成對他人的代理,更談不上事后追認問題。至于霍永武將收到的7萬元作何處理與本案無關,完全是霍永武自己的事,概不影響本案款項屬個人之間所為的性質。再次,本案直接證據――兩張原始收條足以證實7萬元是霍永武個人收到的。既然霍永武稱從未收取過被上訴人款7萬元,那么為何其以個人名義出具的兩張收條上分別載明:“今收到陳浩祿現(xiàn)金叁萬元正”和“今收到陳浩祿代董元海還借款肆萬元正”呢?霍永武主張7萬元款是被上訴人代董元海的單位歸還的欠其單位的借款,其履行的是職務行為,卻為何以個人名義出具收條,并在收條上注明:“陳浩祿代董元海還借款”,而非“陳浩祿代董元海的單位還借款”呢?霍永武的辯解與其出具的收條內容直接矛盾,顯然不能自圓其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27條第3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70條等規(guī)定,原始證據的證明力大于傳來證據。被上訴人提交的霍永武親筆書寫并簽名的收條為原始書證,霍永武雖然對被上訴人的主張?zhí)岢霎愖h,但沒有證據足以推翻被上訴人提交的原始書證。所以,原判決認定“原告提供的收條足以證實霍永武收到原告70000元”是完全正確的。二、本案7萬元款項與董元海、霍永武兩單位之間的借款沒有必然聯(lián)系。霍永武一再強調其所在單位亞飛連鎖店與董元海所在單位機修勞動服務公司之間的借款關系,試圖將本案 7萬元款項定性為被上訴人代董元海的單位所還借款,或是債務轉移后直接對上述兩單位之間借款的歸還。事實上,上述兩單位之間是否有借款關系與本案7萬元款項之間根本沒有必然聯(lián)系,被上訴人將錢交給霍永武不是為了替他們單位還款,而是借給其個人應急用,他們單位之間是否有借款存在,被上訴人當時根本不知道,也無需知道,因為被上訴人對此并不負有充分注意的法定義務。霍永武在收取7萬元時,承諾若董元海不還錢由其償還,否則被上訴人決不會將錢交給霍永武。再者,按霍永武的說法,上述二單位之間的借款是41萬元,而本案款項只有7萬元,在數額上也根本不相符。所以本案借款獨立發(fā)生在霍永武與被上訴人之間,與董元海、霍永武所在單位之間的借款根本沒有因果關系。三、原判認定霍永武收取被上訴人的7萬元為不當得利,依法返還本息是完全正確的。霍永武關于被上訴人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還款的主張已被人民法院生效判決否認。被上訴人曾于2000年以代董元海所在單位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亞飛連鎖店借款7萬元為由起訴于東營區(qū)人民法院,要求機修公司償還借款,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否認霍永武代其還款,東營區(qū)人民法院(2000)東民初字第1344號及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東民終字第244號終審判決以未提供證據證明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曾同意被上訴人代其還款為由,對被上訴人的主張不予認定。本案中,董元海也對被上訴人代其還款的主張予以否認,霍永武與被上訴人同樣未提供相應證據證實本案7萬元款系被上訴人代董元海償還,而在此之前被上訴人從未對霍永武及其所在單位負有7萬元債務,所以,霍永武收取被上訴人現(xiàn)金7萬元無合法根據。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判決公正,依法應予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董元海在上訴答辯中稱,一、董元海個人沒有讓陳浩祿代其還款,作為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董元海只是以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的名義出面通知陳浩祿,讓陳浩祿將其欠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鋼管款,7萬元轉給上訴人霍永武。因為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欠亞飛連鎖店41萬元,陳浩祿欠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鋼管款,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通知陳浩祿把錢轉交給亞飛連鎖店,沖抵41萬元借款中的7萬元。二、陳浩祿是與機修勞動服務公司、亞飛連鎖店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是與董元海、霍永武的債權債務關系,故7萬元不應向個人追償,而應向單位主張。
經審理查明,1999年6月25日,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曾由董元海作為經辦人向亞飛連鎖店借款41萬元。當時,董元海任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霍永武任亞飛連鎖店副經理。此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付款憑證、借款單據及帳冊在卷為證。
同年7月5日,陳浩祿出具一份41萬元的支票,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將該支票歸還了欠亞飛連鎖店的借款41萬元,但由于支票帳戶存款不足,作退票處理。17日,陳浩祿又出具一份20萬元的支票,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將該支票歸還了欠亞飛連鎖店的借款,但由于支票帳戶存款不足,同樣作退票處理。此事實,有收款憑證、帳冊及當事人陳述在卷為證。
同年9月11日、16日,陳浩祿分兩次付給霍永武7萬元。霍永武為陳浩祿出具了收條,分別注明:“今收到陳浩祿現(xiàn)金叁萬元正,代董元海墊付款”, “今收到陳浩祿代董元海還借款肆萬元正”。 9月15日,霍永武向亞飛連鎖店繳款7萬元,收款憑證上注明: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還欠款。此事實,有收條、帳冊及當事人陳述在卷為證。
另查明,陳浩祿以兩次代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亞飛連鎖店借款70000元為由,于2000年訴至法院,要求機修勞動服務公司償還借款及違約金。東營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因陳浩祿未提供證據證明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曾同意陳浩祿代其償還借款,對陳浩祿主張的70000元不予認定。該案經本院二審,于2001年9月11日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陳浩祿又于2001年以北京金海魯勝石油貿易中心、亞飛連鎖店、董元海為被告起訴,要求三被告償還借款70000元。東營區(qū)人民法院認為陳浩祿起訴書中所述北京金魯海勝石油貿易中心住所查無此地,陳浩祿也未向法庭提供該單位的工商登記材料,于2001年12月24日裁定駁回陳浩祿的起訴。此事實,有東營區(qū)人民法院(2000)東民初字第1344號民事判決、 (2001)東民初字第1378-1號民事裁定、本院(2001)東民終字第224號民事判決在卷為證。
本院認為,此糾紛發(fā)生的背景是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由其經理董元海經手向亞飛連鎖店借款41萬元在前,陳浩祿分兩次付給亞飛連鎖店副經理霍永武7萬元在后。董元海雖然否認對霍永武有個人欠款,但其承認曾以機修勞動服務公司經理的名義通知過陳浩祿轉交給霍永武任副經理的亞飛連鎖店7萬元,其理由是陳浩祿欠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鋼管款。事實上,霍永武在收到陳浩祿付給的7萬元款后,出具的是收條而不是欠條或借條,且交給陳浩祿的收條上已經注明了收款的原因:陳浩祿是代董元海還借款。因此,霍永武收取陳浩祿7萬元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認定霍永武收款系不當得利是錯誤的。
本案所涉及的7萬元債務,不論是董元海欠霍永武(或亞飛連鎖店),還是機修勞動服務公司欠霍永武(或亞飛連鎖店),陳浩祿按董元海要求將7萬元交給霍永武(或亞飛連鎖店)后,陳浩祿只能按其與董元海的約定向董元海(或機修勞動服務公司)主張權利,無權要求霍永武予以返還,除非陳浩祿與霍永武之間另有約定。關于此7萬元應否償還、由誰負責償還,這是各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陳浩祿之所以要求董元海歸還7萬元,其理由是董元海在通知其付款時曾承諾一個月內歸還。但在庭審中,董元海否認作出過此還款承諾,稱陳浩祿欠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鋼管款,7萬元是三方(霍永武代表的亞飛連鎖店、董元海代表的機修勞動服務公司、陳浩祿)之間的轉帳行為。按照民事訴訟 “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陳浩祿應負舉證責任,陳浩祿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依法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另外,作為收款人的霍永武同樣否認對陳浩祿作出過還款承諾,陳浩祿亦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依法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東營市東營區(qū)人民法院(2002)東民初字第114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陳浩祿的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3008元,均由陳浩祿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子美
審 判 員 潘 霞
代理審判員 紀紅廣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主持調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執(zhí)行用)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zhí)行機關)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