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條 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釋義】本條是關于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時,應當對有關檢查情況作出記錄的規定。
一、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重要、細致的工作,需要認真進行,每一個環節都應慎之又慎,不得馬馬虎虎,不應出現差錯。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工作又是一項具有連續性的工作,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人員之間需要對自己的檢查工作有一定交接手續,防止監督檢查工作斷檔;安全生產的檢查工作情況、工作結果等應便于查詢,便于找出檢查監督工作本身存在的有關問題的原因;同時,做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記錄,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也便于查清責任。因此,本條要求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監督檢查的基本情況作出記錄。
二、按照本條規定,安全檢查記錄必須符合下述兩項要求:
一項要求是安全檢查記錄應當為書面形式,具體內容應當包括: (1)檢查的時間,是指檢查年、月、日的具體時間。 (2)檢查的地點。地點的記錄應當具體、明確,載明實施檢查的具體場所。 (3)檢查的內容。即指檢查的具體事項,比如本次檢查了哪些設施、設備等。 (4)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檢查中發現的被檢查單位存在的與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要求不符的情況,如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不健全,設施、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是一般的事故隱患問題還是重大事故隱患問題等,都應如實加以記錄。 (5)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的處理情況(特別是發現事故隱患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另一項要求是檢查記錄須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如果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這一情況在檢查記錄中說明,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本條要求檢查人員簽字,目的是便于明確責任,增強檢查人員的責任心。
為了確保安全檢查的有效性,保證本條的正確執行,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將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記錄做成標準的格式,要求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按格式進行填寫;如果沒有做成標準的格式的,也應提出具體的記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1970-01-01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2009-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南通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