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釋義】本條是關于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后,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的規定。
一、本法第5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按照這一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但負有采取各種措施、防止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而且負有在發生事故后組織搶救、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的責任。因此,本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
本法第70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的制度。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應當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根據本法第69條的規定,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當組織上述的專業救援人員進行搶救。同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還可以組織事故現場的人員根據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自救。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單位的首要領導以及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在事故發生后,應當堅守崗位,組織事故搶救,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這一方面是因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單位的場地、布局、設備、人員以及其他生產經營狀況比較熟悉,有其在場,可以比較順利地進行事故搶救、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對事故的處理。另一方面,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安全生產方面的第一責任人,應對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負責。特別是如果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屬于重大責任事故,且有關人員的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以及其他犯罪的規定,還可能要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得擅離職守,而應堅守崗位并等候處理。如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違反這一規定,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可以對其給予拘留15天的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08-31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決定
2015-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正)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訂)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