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釋義】本條是關于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后,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的規定。
一、本法第5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按照這一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但負有采取各種措施、防止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而且負有在發生事故后組織搶救、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的責任。因此,本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
本法第70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的制度。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應當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根據本法第69條的規定,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當組織上述的專業救援人員進行搶救。同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還可以組織事故現場的人員根據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自救。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單位的首要領導以及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在事故發生后,應當堅守崗位,組織事故搶救,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這一方面是因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單位的場地、布局、設備、人員以及其他生產經營狀況比較熟悉,有其在場,可以比較順利地進行事故搶救、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對事故的處理。另一方面,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安全生產方面的第一責任人,應對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負責。特別是如果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屬于重大責任事故,且有關人員的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以及其他犯罪的規定,還可能要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得擅離職守,而應堅守崗位并等候處理。如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違反這一規定,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可以對其給予拘留15天的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06-25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