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按照本法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事故情況。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對事故情況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違反了這一規定,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按照本條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應當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法給隸屬于它的犯有輕微違法行為人員的一種制裁性處理。本條規定的處罰對象是地方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行政監察法》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對于國家公務員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6種。具體給予哪種行政處分,則根據違法行為人違法行為的情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有關機關決定。
2.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這里講的構成犯罪,主要是指構成《刑法》第397條規定的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犯罪。依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構成本條犯罪,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一是客觀上實施了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例如,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就是一種不履行職責的行為。二是客觀上必須有由于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這是劃分罪與非罪的重要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