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條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
(二)發現未依法取得批準、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準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釋義】本條是關于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審批和監督管理職責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是指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以及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職權,認真履行職責,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法。對違反法律規定,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依照本條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應依照本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1.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這里講的“法定安全生產條件”,是指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這里講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既包括本法規定的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使用前其安全設施的驗收等事項,也包括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審批、驗收的事項。
2.發現未依法取得批準、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按照本法規定,對未依法取得批準或者驗收合格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到舉報后應當根據情況予以取締,或者依法給予其他處理。如果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依法進行處理的,屬于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應依照本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3.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準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按照本法規定,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撤銷原批準。負責審批的部門不依法履行法律所規定的這一職責的,依照本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二、對有本條所列上述三種違法行為之一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1.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法給隸屬于它的犯有較輕違法行為人員的一種制裁性處理。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對于公務員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等違法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6種。按照本條規定,對于不夠刑事處罰的,根據情節,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由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決定。降級、撤職的處分應當由直屬上級機關決定,報任命機關批準后執行。
2.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這里講的構成犯罪,主要是指構成《刑法》第397條規定的玩忽職守犯罪和濫用職權犯罪。構成犯罪的前提條件是造成嚴重后果。“造成嚴重后果”,是指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濫用職權,是指行使了不該自己行使的職權,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擅自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在行使職權時,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或者隨心所欲地做出處理決定等等。本條規定的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行為,就是一種濫用職權的行為。如果因此而造成嚴重后果,則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本條規定的發現未依法取得批準、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準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行為,就是玩忽職守的行為,即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如果因此而造成嚴重后果,則構成玩忽職守的犯罪。依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造成人員死亡或者多人重傷的特別嚴重后果的;造成特別嚴重政治影響的等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201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第一商業部和第二商業部合并為商業部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