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條 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和管理,在編制流域和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供水計劃時,必須考慮整個流域和區域植被保護的用水需求,防止因地下水和上游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植被破壞和土地沙化。該規劃和計劃經批準后,必須嚴格實施。
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節約用水,發展節水型農牧業和其他產業。
【釋義】本條是關于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防止土地沙化的規定。
一、科學研究表明,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一是大水漫灌,既造成水資源浪費,又使土地鹽漬化。據甘、寧、青、新四省(區)統計,已有1574萬公頃土地鹽漬化。二是上游大規模開墾,過量用水,修建水利工程攔蓄淡水,造成下游水量減少,河水斷流,植被死亡。內蒙古西部的額濟納旗綠洲,歷史上曾享有“居延大糧倉”的盛名,由于20世紀60年代以來河西走廊大量使用黑河上游水資源,進入綠洲的水量由9億立方米減少到3億立方米,致使綠洲內天然林大面積枯死,35萬公頃土地沙化、鹽漬化。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中游不斷開墾超量用水,致使下游水量驟減,約270公里河道完全斷流,500多公里季節性斷流,境內35.3萬公頃胡楊林枯死,6.67萬公頃草場退化,1.67萬公頃農田棄耕,5萬多人面臨搬遷危險。三是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植被衰退,甚至枯死。甘肅民勤縣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綠洲70%以上的天然植被已經衰退,2.9萬公頃沙棗林、梭梭林枯死,土地沙化嚴重。為改變這些現象,法律在這兩款中規定了一系列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調配、管理和利用制度,同時也規定了具體方法措施,以便沙化土地所在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執行。
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同時,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又是不平衡的,沙化土地所在地區更是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地區。因此,厲行節水,發展節水型農牧業和其他產業,是沙化土地所在地區惟一的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正)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