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職責,造成人身傷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條中“公共場所”的含義,本書在前面已有闡釋,這里不再重復。所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是指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所有在場的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保安人員、服務人員、勤雜人員等等。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該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熟悉本單位消防設備、設施、疏散通道等,因此當火災突然發生時他們負有疏散、組織、引導群眾撤離火災現場的義務。為了明確責任,本條作了上述規定。
本條中“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的群眾疏散的義務”,是指現場工作人員在火災發生時沒有組織、指引火災現場的群眾迅速撤離、疏散、脫離火災危險。“不履行組織、引導”的行為,在實踐中可能表現為不同的方式,如,行為人明知如果自己不帶領、引導群眾撤離火災現場,可能使一些不熟悉地形的群眾不能迅速離開現場,從而造成傷亡事故,但其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免受傷害,置群眾的生命安全而不顧,自行逃生的。或者面對發生火災的危難處境,驚惶失措,自動放棄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致使在場群眾坐以待斃等。
根據本條規定,對上述情況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對構成犯罪的,根據本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和刑法有關規定,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應當指出的是,在實際發生的火災中,有時現場工作人員雖然積極履行了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職責,但仍舊無法避免人身傷亡的后果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對其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
2008-08-01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國務院關于印發200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0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