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釋義:第十七條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06 · 9751人看過

  第十七條 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

  【釋義】 本條是對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權屬爭議處理的規定。

  一、規定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權屬爭議處理的必要性。

  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通常稱為林權。正確處理林權爭議對保證林業正常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也非常必要。首先,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憲法和法律的保護。其權屬的確認,是經營者合法經營,依法處置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依據。有關的權屬如發生爭議,應當依法處理。其次,林木、林地權屬受自然條件和經營的一些特殊情況的影響,確定權屬的界線不明顯,邊界糾紛也經常發生。例如,大片的森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林場經營,其權屬的邊界可能沒有明顯的、自然界限;再如,農民承包集體所有的山林,在權屬邊界的確定上也存在類似問題,也可能產生有關承包農戶之間的權屬糾紛;再次,由于各種原因,一些林業經營單位、組織或者個人在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重新界定或者在轉讓的過程中,因以往的林權權屬界線不清或者林權變更登記也會產生林權糾紛。實踐也證明,這類權屬問題如不能有效地、及時地解決,必然會導致對森林的亂砍濫伐,影響林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僅損害經營者的權益,也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因此,如何解決好林權爭議,對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維護社會安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林權爭議的政府處理程序。本條規定的林權爭議,屬于因森林、林木、林地的權屬歸屬而產生的爭議。根據本法第三條的規定,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因此,行使確權職能的有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是處理林權爭議的機關。由于考慮到一些林業經營者的特殊情況,如中央、省直屬國有林場,以及一些經營者經營的森林面積跨行政區域等情況,對各級人民政府受理林權爭議案件的范圍,也應有所區別。根據本條的規定,單位之間的林權爭議,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權爭議,應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林權爭議處理遵循的原則是,尊重歷史和現實情況,有利于安定團結,有利于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有利于群眾生產、生活。林權爭議處理的機構是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林權爭議發生后,有些林權爭議,如林權證確定的權屬等已清楚,但因某些原因使當事人雙方對其認定不一致的,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由當事人雙方,本著主動、互諒、互讓的精神自行協商解決。經協商未達成協議或當事人有一方不愿協商解決的,按照本條的規定,向有處理權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申請處理。處理程序主要是:第一,遞交有關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的書面申請,其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爭議的現狀,包括爭議面積、林木蓄積,爭議地所在的行政區域位置、四至和附圖;爭議的事由,包括發生爭議的時間、原因、當事人的協商意見。第二,當事人對其提出的主張應當出具證據,如提供林權證、土地證等權屬證明,不能出具證據,不影響林權爭議處理機構依據有關規定和證據認定爭議事實。第三,首先可以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進行調解解決爭議,經調解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上簽字或蓋章,并由調解人員署名,加蓋林權爭議處理機構的印章,并報同級人民政府備案;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應當制作處理意見書,由人民政府作出決定。意見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當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爭議的事由。

  三、林權爭議的訴訟程序。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作出最終的裁決。應當說明,本法關于林權爭議的處理,規定了由有關各級政府處理,即各級政府是處理林權爭議的法定機關,由各級人民政府對林權爭議作出處理決定是解決林權爭議的法定的、必經程序。根據本條的規定,只有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當事人才可向有關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由法院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作出裁決。因此,有關當事人對其林權爭議既不能協議選擇人民法院直接處理,也不能由其任何一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另一方申請有關政府作出處理。林權爭議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因不服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的受理和審理,應當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91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 499次會議討論通過,1991年6月11日發布)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門有關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的處理決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作為行政案件受理

  四、有爭議林木的處置。為了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對林權爭議的完善處理,并制止亂砍濫伐行為,本條同時規定,爭議的林木、林地在爭議處理過程中,應當保持現狀,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宋云鵬

宋云鵬

執業證號:

11301201510950646

河北濟民律師事務所

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生; 輔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 具有企業理財顧問CFC、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宋云鵬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屆第73號)

2007-08-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

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

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

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银川市| 将乐县| 环江| 伊金霍洛旗| 彰化县| 启东市| 潍坊市| 阳东县| 贺州市| 修文县| 六盘水市| 博乐市| 台湾省| 武强县| 凌海市| 仪征市| 集安市| 东山县| 安溪县| 永济市| 灌阳县| 东莞市| 江都市| 彭水| 赫章县| 丹江口市| 巩义市| 山东| 九龙城区| 广安市| 扬州市| 巴青县| 项城市| 六安市| 德惠市| 林西县| 建水县| 泌阳县| 丰原市|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