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植樹造林規劃,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完成植樹造林規劃確定的任務。
宜林荒山荒地,屬于國家所有的,由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于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組織造林。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側、湖泊水庫周圍,由各有關主管單位因地制宜地組織造林;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由各該單位負責造林。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造林。
【釋義】 本條是關于制定植樹造林規劃,完成造林任務,宜林荒山荒地承包造林的法律規定。
一、關于植樹造林規劃的規定。本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植樹造林規劃,確定本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本法所規定的森林覆蓋率是指全國或者一個地區森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森林面積是指郁閉度0.3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經濟林面積和竹林地面積;我國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率也列為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的多少,反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森林資源的多少和實現綠化的程度。我國森林覆蓋率還很低,據第四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1989-1993年)結果表明,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92%。《森林法實施細則》規定,全國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為30%,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山區一般要達到 70 %以上、丘陵區一般要達到40%以上、平原區一般要達到 10%以上的標準,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1990年9月國務院批準了林業部《1989—2000年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其中規定從1989年到2000年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目標是:全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17%。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對保證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雙增長、全國森林覆蓋率以年均近0.2%的速度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法規定和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的要求,制定植樹造林的近期規劃和長遠規劃,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
二、關于完成植樹造林規劃確定的任務。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需要動員全社會和各行各業都參加的工作。為了保證植樹造林規劃的完成,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做好組織領導工作。
國務院關于《1989—2000年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的批復中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關于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長遠利益的偉大事業,必須依靠全黨、全民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要切實加強領導,堅持不懈,真抓實干,充分調動和組織群眾,實行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所以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原則,組織和動員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進行植樹造林。各部門、各系統、各單位要按照植樹造林規劃的統一規劃,各負其責,認真完成植樹造林任務。在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中,要按照規定層層落實任務,確保完成。
為了確保完成植樹造林規劃所確定的任務,應當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任期森林資源消長責任制,把森林資源消長,作為考核各級行政領導,特別是考核縣、鄉行政領導行政政績的主要內容之一和考核森林經營單位負責人政績的主要內容。森林資源消長目標責任制,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分年度和任期末進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的消長、完成營林造林任務的情況等。
三、關于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規定。我國規劃的林業用地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屬于無林地,這為開展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本條第三款的規定,依土地所有權的不同,由不同的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本條該款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于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該集體經濟組織組織造林。
四、關于鐵路、公路、江湖等區域造林的規定。搞好鐵路、公路兩旁、江河、湖泊周圍和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以及農場、牧場等區域的植樹造林,有利于加快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按照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原則,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其所屬的區域組織或者負責造林。本條第四款明確規定,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側、湖泊水庫周圍,由各有關主管單位因地制宜地組織造林;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由各該單位負責造林。
五、關于宜林荒山荒地承包造林的規定。我國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任務非常繁重,不僅要組織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參加植樹造林,而且要采取各種形式進行植樹造林、完成綠化荒山荒地任務。采取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造林的方式,可以調動單位或者個人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加快荒山荒地的綠化進程。根據本條第五款規定,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造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10年修正)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