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種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森林法的空間效力及調整對象的規定。
一、森林法的空間效力。法律的空間效力,也就是法律在地域上的適用范圍,即法律適用于哪一地域。這個問題與國家的領土概念密切相關。領土,是指國家行使主權的空間,即一個國家能夠在其范圍內行使主權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其底土和上空。領土分為領陸、領水、領空三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領陸是指國家疆界以內的陸地。領水是指位于陸地疆界以內和與陸地領土鄰接的一定寬度的水域,包括河流、湖泊、內海、領海。領空是指領陸和領水之上的空間,其上限為空氣空間與外層空間的分界處。通常一個國家為更方便地行使行政管理權,往往還將其領土劃分為不同的行政區域,在其不同的行政區域內建立地方政權,分別行使國家的一部分行政管理權,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并且國家在必要時還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
由于實施法律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行為,因此原則上,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律在其所有的領土上都能適用。通常一部法律可以不必規定其地域上的適用范圍,而直接適用于該國家的全部領土范圍內。不過也有兩種例外:一種是,由于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法律體系都包含有不同層次的法律規范,所以有的法律規范由于受其制定機關的權力等級的限制,只能適用于本國的一部分領土,例如,我國的地方性法規就只能在其制定機關的行政區域內適用。另一種是,從法律的等級上講,本來是應當在全部領土上適用的法律,但是根據本國的憲法或者有關的法律的規定,被限制于只能在其部分領土上適用。
在我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都是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的法律規范。但是,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根據憲法的這一規定,并且根據歷史所形成的客觀情況以及我國對外政策的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在1990年和1993年分別制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兩部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分別規定,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其恢復行使主權時起,設立該地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并且規定除在基本法附件中規定在特別行政區適用的全國性法律外,其他法律不適用于特別行政區。這樣,在特別行政區成立之后,我國的大部分法律都將不是在全部領土上適用。
綜上所述,森林法的空間效力,即森林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上的適用范圍,是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以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
二、森林法的調整對象。法律發揮其作用的基本機制是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的規范作用是通過規范人們在其所參加的社會關系中的權利、義務來實現的,這種被法律所規定的社會關系,構成了法律關系。法律的調整對象,是指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對某一部法律而言,其調整對象就是這部法律所規范的社會關系。根據本條的規定,森林法的調整對象就是:森林、林木的培育種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這些活動的具體內容以及對這些活動的管理,在森林法的各個具體規范中分別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
三、本條的規定,在這次修改森林法時作了修改,其內容主要是兩點:
1.突出了森林、林木的培育種植,原森林法將森林的采伐利用列在培育種植之前,當時主要是基于林業生產突出的是林木采伐利用,這是傳統林業的概念。這次修改將兩者的位置換了次序,并增加了“林木”的培育種植。這個修改,反映了現代林業性質和地位的變化,即更側重于擴大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營活動以營林為基礎;更側重于以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的社會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所以雖然只是一個詞句順序的改變,卻反映了我國林業建設指導思想的變化。
2.增加了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原森林法中這一條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林地,但是森林法的調整對象是包括林地在內的,如原法中有關林地確權發證的規定,有關征、占用林地的規定、有關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規定,土地管理法有關依照森林法的規定確認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規定,森林法實施細則中關于森林資源包括林地的規定,等等,都說明森林法的調整對象是包括林地在內的。這一次修改森林法的內容有幾條都是關于林地的內容,如林地使用權的流轉的規定,關于國有林發證的規定,關于征、占用林地的規定等,這些內容進一步強化了森林法中對林地經營管理的規定,所以這次修改森林法時,將林地明確地納入到森林法調整對象的規定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決定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五號)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科威特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88-04-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