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采取財政支持和實施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釋義】本條是關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方針的規定。
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是在一定階段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的規范。根據本條規定,我國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方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將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采取財政支持措施、實施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和金融扶持等措施
農業機械化發展要從技術與裝備角度保證我國農業食品安全、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資源及生態環境四大功能的實現,能夠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體系建設,提高農民收入。但是,農業機械化是一個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逐步運用于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實現,即農業機械化發展狀況與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密不可分的。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逐步推進農業機械化,這是一個相互作用,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農業機械化方面逐步增加支持和投入,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隨著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步伐的加快,經濟得到穩定發展,又能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農業機械化工作。因此,本法規定將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就是說,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要與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推進農業機械化工作要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一并考慮,統籌安排,保證農業機械化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自主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實踐證明,以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為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主體,能夠更好地調動他們增加對農業機械化投入的積極性,加快農業機械化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國農民收入較低,農民自我積累能力較弱,資金不足,必須有國家的扶持,沒有國家的扶持就談不到促進,就是自然發展。因此,本條在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將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同時,還要積極采取財政支持措施、實施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扶持等措施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二)逐步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發展農業機械化應依靠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資購買農業機械。但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實現,人民政府應當是農業機械化促進事業投入的主要承擔者。從國外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發展來看,在充分利用WTO農業協定中的“綠箱”政策的同時,各國也在積極建立對農業機械化的支持和保護體系,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建立經常性的農業機械化投入機制,從政策、科技、投入上加以扶持,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本國的農業機械化穩定發展。為提高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今年中共中央也出臺了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的相關政策。
但是,目前我國正值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各行各業都需要資金,而財政資金又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國家投資來滿足農業機械化促進事業的需要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在逐步提高對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農民開展農業機械作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協調服務,用政策和服務為農民購買、使用農業機械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按照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因地制宜,經濟有效,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
用全國統一的法律來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并不是說要用一個標準來發展農業機械化。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別大,因此,要強調因地制宜。能實現的,我們推廣、促進實現;不能實現的,不能強求實現。同時,還要根據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游動力轉移狀況、農機化技術成熟程度和經濟效益等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農機化發展項目、適用的技術和機具,保證農業機械的經濟有效。對不同自然條件和經濟水平的地區,要采取分類指導的方針,通過試驗示范,由農民自主選擇農業機械化作業項目和經營形式。
2.保障安全,保護環境,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協調發展
現代農業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必須適應現代農業建設的根本要求,要將發展農業機械化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綜合效益,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協調發展。
當前,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正向更高的水平發展。通過采用最新的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保障農產品安全,同時注重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作為先進農業技術載體的農業機械化,正向更廣闊的領域、更高的水平發展。不斷開發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裝備,如高效、低耗、無污染的農用動力機械,精密植保施藥機械,化肥深施機械,精少量播種機械,以及減少對土壤破壞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所需的深松犁、少免耕作業機具,延長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的技術及成套設備等。一些國家隨著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已開始出現高度機械化的生態農業農場,以確保農業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的持續發展。這些國家的經驗,是我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有益參照。
二、推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是一項復雜工作,又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除了需要有統一的國家法律、法規來促進和保障外,還需要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農業機械化的進程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順利實現,各級人民政府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不僅要認真落實本法規定的各項扶持措施,同時,在科研開發、質量保障推廣使用和社會化服務等領域還要為農業機械的科研者、生產者、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任務十分繁重。因此,這些工作不能僅僅靠國家一級的人民政府,即國務院來做,更多的支持和促進工作是由市、縣等基層人民政府來完成的。為此,本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采取財政支持和實施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