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范圍股東有權代表公司主張訴權,但并非任何股東都可以提起代表訴訟。因為實踐中有的公司為了干擾競爭對手的正常經營,通過購買其股票,惡意提起代表訴訟,來要挾對手,擾亂其經營活動。為了防止出現此類濫訴的情況。目前大多數國家均規定了可以提起訴訟的股東需要具備的條件。主要從股東的持股比例和持股時間兩方面來規定。如美國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從被告對公司實施侵害行為起至訴訟判決之時都持續擁有公司的股票。日本和臺灣采用固定期限限制方法,《日本公司法》第267條第1款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是持有股份六個月以上的股東。我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14條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持有公司股票達一年以上。筆者認為對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范圍的限定問題,既要防止濫訴的情況出現,又要考慮目前我國對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法規尚不完備的實際情況,不宜將原告股東的范圍設定過窄。對于持股時間問題,一般可認定作為原告的股東需要在發生侵權行為時直至提起訴訟時是股東;或者侵權行為發生時尚未取得股東資格,但若侵權行為的損害后果一直持續到起訴時,則在起訴之前取得股東資格的股東也可以提起代表訴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提起訴訟之后的整個審理過程中,股東必須持續持有公司股份,因為享有股權是股東據以行使公司訴權的基礎,而股權的享有又以持有股份為前提。若原告股東在訴訟過程中,喪失了股東的資格,則代表訴訟也就應相應終止。對于股東的持股比例問題,筆者認為不應依據股東持有股份比例的大小來確定是否有權起訴。因為股東無論持股比例大小應一律平等,對小股東的保護正是股東代表訴訟創立的動因,若規定起訴股東的最低持股比例,將使部分受害小股東無法提起代表訴訟并進而使自己得到救濟,與創立這一制度的本意相悖。至于是否需要追加公司的全部股東參加訴訟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無此必要,因代表訴訟中,股東只是形式上的原告,實體審理的仍是公司的權利義務,判決的利益也全部歸于公司,所以,其他股東不必被追加進來。當然,為了保證原告股東所提主張的廣泛代表性,法院也應告知其他股東代表訴訟已經提起的事宜,由其他符合原告條件的股東自行決定是否參加到訴訟中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曹美林律師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法學本科。專業領域:法律顧問,合同管理。曾在深圳市博雅成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法務工作,負責公司內部管理規范的審核,主要涉及公司部門問責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及考核細則、員工外派管理制度;業務合同的設計與審核。后于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進大量訴訟案件,包括民間借貸、婚姻家事、人身損害、合同糾紛、公司糾紛等。現在四川瑞展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從業以來,以治事勤敏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客戶的贊譽和肯定。 ?
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