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一致可以導致合同的解除;當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行使解除權的條件,待條件成就時單方解除合同,這就是合同的約定解除其中,前一種約定解除的情形稱為協商解除,后一種約定解除的情形稱之約定解除。
(一)協商解除
所謂協商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而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滅的行為。因協商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而非是在合同訂立時約定解除,故又稱之為事后協商解除。
協商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是將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協商一致,也就是在雙方之間又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內容主要是把原來的合同放棄,使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當事人不僅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同時也享有協商解除合同的權利。不過,協商解除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解除協議無效,當事人仍要按原合同履行義務。
(二)約定解除
所謂約定解除,是指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一定的條件,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一方在出現某種情況后享有解除權,并通過解除權的行使消滅合同關系。
約定解除具有如下特點:
1.當事人雙方既可以在訂立合同時在合同中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也可以在訂立合同以后另行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權的約定也是當事人雙方訂立的合同,它是一方行使解除權解除原合同的基礎。
2.約定將來享有解除權本身并不導致合同的解除。當事人雙方約定將來享有解除權,只是賦予當事人在某種情況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但合同的權利義務在約定解除權時并不終止。因此,約定將來享有解除權本身并不導致合同的解除。
3.約定將來享有解除權解除合同,是對將來合同效力的約定。在當事人雙方達成解除合同條件的協議時,合同的權利義務并不終止,只有將來發生了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合同的權利義務才得以終止。
4.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發生,并不導致合同的自動解除。合同必須由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才能解除。也就是說,在發生了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以后,只有約定享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權利義務才得以終止。約定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不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使發生了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合同的權利義務也不終止,合同繼續有效。
5.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發生以后,只要約定享有解除權的一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權利義務就終止了,而無需再獲得另一方的同意。
二、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法定解除有兩類,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合同解除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客觀性的特點,它是發生在當事人外部的事件,不受當事人意志的支配,單個人的行為不能構成不可抗力;
2、對何種事件能成為不可抗力的確定,則需考慮當事人是否盡到了應有的注意義務的主觀因素。
凡是基于外來因素發生的,當事人雖盡了最大努力仍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屬不可抗力,而事件的發生雖是客觀的,但當事人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是未盡最大努力克服或避免的,則不能構成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
如水災、地震、臺風、海嘯等。自然災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當然,對作為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其具體范圍將隨著人類對自然災害的預見能力、避免能力和克服能力的不斷提高而逐漸縮小。
2、政府行為。
即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因政府發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而導致合同客觀上不能履行,為一種不可抗力。
而如果僅僅是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使客觀情勢發生巨大變化,致使合同履行將對一方當事人沒有意義或者造成重大損害,則屬于意外事件,由情勢變更原則規制。
所謂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
3、社會突發事件。
如戰爭等社會事件的突然發生,使原定的合同不能履行。而一般的社會騷亂、罷工等則應歸人意外事件領域,主要由情勢變更原則進行調整。
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合同解除時,除需存在不可抗力外,還需具備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要件。
合同目的主要指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經濟目的,即通過合同這種法律手段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
當上述不可抗力的出現使訂立合同的目的落空時,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有權解除合同。
(二)因預期違約導致的合同解除
預期違約,是指合同一方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時間到來之前毀棄合同。所謂毀棄合同就是否認合同的有效性,或者說,就是明確表示不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
預期違約的兩種表現形態是:
1、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即拒絕履行。
這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債務而違法地作出不履行的意思表示,它是違約的一種形態。
拒絕履行有其要件:
(1)有合法的債務存在,而且這種債務的履行須為可能,拒絕履行是債務人能為履行而不為,若不能為履行則屬于履行不能的問題;
(2)債務人須有明確的拒絕履行的表示,這種表示是明示的而不是默示的;
(3)拒絕履行是債務人違法地表示不履行債務,對于債務的履行,債務人若有正當的拒絕權的,例如拒絕履行訴訟時效完成的債務則不發生違約拒絕,因而不屬于違約意義上的拒絕履行。
2、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
這是指一方當事人通過自己的行為,讓對方當事人有確切的證據預見到,其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將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合同主要義務,例如,出賣人通過訂立買賣合同將某一特定物轉讓給甲后,又與乙訂立買賣合同將同一標的物再行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醫療事故責任認定的步驟
2020-12-20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