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時效性的規(guī)定有哪些
工傷認定時效性的規(guī)定分別為:發(fā)生事故后30日至1年內申報工傷認定。勞動部門60日內作出決定;勞動部門10日內送達認定書;不服認定結果的在60天內和15天內對工傷認定和鑒定申請復議。具體如下所述:
1、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用人單位不按規(guī)定申報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之內,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區(qū)、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在1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工傷認定的從業(yè)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從業(yè)人員所在單位,同時告知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程序。
3、用人單位未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工傷認定辦法》第三條的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和行政復議的申請可由勞動者本人、親屬和勞動者所屬單位提起,有異議或受阻礙的,可提起訴訟。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寫在認定書上。
二、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綜合上述,工傷申請認定的期限為1年,勞動者最晚要在事故發(fā)生之日起1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的,可以到律霸網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反擔保協(xié)議(一)
2020-12-31勞動仲裁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xù)多久失效
2021-03-04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現(xiàn)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女方爭取撫養(yǎng)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細數(shù)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