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時效性的規定有哪些
工傷認定時效性的規定分別為:發生事故后30日至1年內申報工傷認定。勞動部門60日內作出決定;勞動部門10日內送達認定書;不服認定結果的在60天內和15天內對工傷認定和鑒定申請復議。具體如下所述: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之內,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在1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工傷認定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從業人員所在單位,同時告知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程序。
3、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工傷認定辦法》第三條的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和行政復議的申請可由勞動者本人、親屬和勞動者所屬單位提起,有異議或受阻礙的,可提起訴訟。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寫在認定書上。
二、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綜合上述,工傷申請認定的期限為1年,勞動者最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1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的,可以到律霸網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行勞動法私企能例外嗎
2021-02-03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