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受案范圍包含有哪些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仲裁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糾紛不能以仲裁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爭議的可仲裁性”。
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二是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三是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合同糾紛是捐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因訂立或履行各類經濟合同而產生的糾紛,包括國內、國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國內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是指由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這在產品質量責任和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行為見之較多。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一是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于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放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二是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仲裁法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由國家另行規定,也就是說解決這類糾紛不適用仲裁法。這是因為,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雖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經濟糾紛,因此只能另作規定予以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店鋪轉讓交易沒有達成但是被別人收了款怎么辦
2020-11-24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