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合同要小心的問題
(一)、未簽勞動合同先知法
勞動合同是約束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行為以及處理今后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勞動合同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勞動者有一定的法律常識,所以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法律可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據蔡法官介紹,我國有關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很多,其中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最為全面,是規定勞動關系的主要法律。此外,有關勞動合同的法規主要有《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違反和的經濟補償辦法》、《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等。
(二)、合同形式、內容要合法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首先簽訂勞動合同的程序應符合法律規定,并且應當用書面的形式予以確認,合同至少應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求職者應妥善保管自己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的內容上,求職者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具備產生法律約束力的條件,包括:用人單位應是依法成立的勞動組織,能夠依法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提供勞動保護條件,并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等。
(三)、合同細節仔細審查
勞動合同主要應包含下列內容:
1.勞動合同期限;
2.工作內容;
3.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4.勞動報酬;
5.勞動紀律;
6.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7.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要仔細閱讀關于相關崗位的工作說明書、崗位責任制、勞動紀律、工資支付規定、績效考核制度、勞動合同管理細則和有關規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數。
(四)、陷阱合同要警惕
部分用人單位為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千方百計在勞動合同中設立種種陷阱,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在合同中設立押金條款;采用格式合同,不與勞動者協商;在合同中規定逃避責任的條款,對于勞動者工作中的傷亡不負責任;準備了至少兩份合同,一份是假合同,內容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簽訂,以對外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但真正執行的是另一份合同等等。
(五)、發生爭議辦法多
目前解決的機構和途徑很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后,雙方可以協商解決,自行處理。勞動者也可以向本單位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沒有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勞動者拒絕調解而要求仲裁的,也可以由勞動者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勞動者對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爭議案件申請仲裁是必須程序,人民法院只有在當事人對仲裁結果不服時才受理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鄭州宅基地建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