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比例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假定某企業2009年的銷售(營業)收入是25000萬元,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是120萬元。則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所得額的調整金額計算步驟如下: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25000×0.5%=125萬元;實際發生額的60%=120×60%=72萬元,低于扣除標準,所以應按實際發生額的60%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20-72=48萬元。
二、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政策應把握四重點
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政策主要把握以下四點:
1.《實施條例》規定,不論企業的業務招待費實際發生多少,最多只能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發生業務招待費,就需要至少作40%的納稅調整。以前,無論原《企業所得稅法》還是《外資企業所得稅法》都不存在這種將業務招待費先打六折,再計算剩余部分是否可扣除的規定。
2.在業務招待費實際發生額的60%中,可扣除上限不得超過企業銷售(營業)收入的5‰。相對于原《外商投資企業與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中按業務收入來計算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標準(根據業務收入大小,最高可按業務收入的1%計算扣除)而言,扣除比例大幅下降。
3.業務招待費的稅前扣除標準不分行業,都按統一標準執行。改變了原《外資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的區分不同行業,按不同的扣除標準計算扣除額。
4.在現行《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只要發生業務招待費,就必然需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為避免不必要多交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更應該作好業務招待費預算,嚴格控制業務招待費的支出。
三、業務招待費的列支范圍
在業務招待費的列支范圍上,不論是財務會計制度還是新舊稅法都未給予準確的界定。在實踐中,業務招待費列支的具體范圍一般如下:
(1)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宴請或用于工作餐的開支;
(2)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贈送紀念品的開支;
(3)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旅游景點參觀費、交通費及其他費用的開支;
(4)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業務關系人員的差旅費開支。
稅法規定,企業應將業務招待費與會議費嚴格區分,不得將業務招待費擠入會議費。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差旅費、會議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能夠提供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在業務招待費用核算中要按規定的科目進行歸集,如果不按規定而將屬于業務招待費性質的支出隱藏在其他科目,不允許稅前扣除。
一般來講,外購禮品用于贈送的,應作為業務招待費,但如果禮品是納稅人自行生產或經過委托加工,對企業的形象、產品有標記及宣傳作用的,也可作為業務宣傳費。同時,要嚴格區分企業給客戶的回扣、賄賂等非法支出,對這些支出不能作為業務招待費在稅前扣除。業務招待費僅限于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招待支出,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職工福利、職工獎勵、為企業銷售產品而產生的傭金以及支付給個人的勞務支出也都不得列支業務招待費。
四、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基數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執行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2號)明確,企業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費用的扣除限額時,其銷售(營業)收入額應包括《實施條例》規定的視同銷售(營業)收入額。
作為計算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基數的銷售(營業)收入具體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
1.主營業務收入:是扣除其他折扣以及銷售退回后的凈額。納稅人經營業務中發生的現金折扣計入財務費用,其他折扣及銷售退回,一律以凈額反映在主營業務收入中。
2.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按照會計制度核算的其他業務收入,以及在資本公積中反映的債務重組收益、接受捐贈資產、資產評估增值及根據稅收規定應在當期確認的其他業務收入。對經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根據規定,銷售(營業)收入是納稅人的申報數,而不是稅務機關檢查后的確定數,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應在納稅調整增加額中填列,不能作為計算業務招待費的基數。
3.視同銷售收入:視同銷售是指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而在稅收上作為銷售、確認收入計繳稅金的商品或勞務的轉移行為。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規定,企業將資產(自制或外購)用于市場推廣或銷售、交際應酬、職工獎勵或福利、對外捐贈、其他改變資產所有權屬(非貨幣性資產用于投資、分配、捐贈、抵償債務等方面)的用途等移送他人的情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
因此,企業計算年度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應以上述規定的銷售(營業)收入即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之和為基數計算確定。對經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根據規定,銷售(營業)收入是納稅人的申報數,而不是稅務機關檢查后的確定數,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應在納稅調整增加額中填列,不能作為計算業務招待費的基數。財務人員在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一定不可忘記視同銷售收入也屬于業務招待費計稅收入基數的范圍。
業務招待費的會計處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企業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業務招待費……等。《企業會計制度》要求業務招待費的會計處理應當計入“管理費用”的二級科目“業務招待費”,但這只是一般性的規定。根據“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實際成本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對如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按會計制度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現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開辦費應當在開始生產經營并取得營業收入時停止歸集,也就是說,開辦費應當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計入當月的損益。
為簡化核算,一般企業發生的所有業務招待費支出都計入“管理費用”科目。員工報銷時?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貸:現金/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
如果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金額比較大,涉及部門多,應該將銷售部門的業務招待費支出計入“營業費用”科目,其他部門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會計分錄同上。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離婚證會坐牢嗎
2021-01-18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有什么要求
2021-01-18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