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公司的股東和不管理公司的關系是什么?
管理公司的股東和不管理公司的關系是經營者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不管理公司是投資者身份,管理公司是屬于經營者身份。公司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股東,股東接受公司的管理,從事公司安排的有勞動報酬的勞動。故股東與公司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人格從屬性和經濟從屬性,雙方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其權利義務關系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
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上述法律條文規定的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二、股東和公司之間是否成立勞動關系?
1、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為合法主體的前提下,應當至少滿足三個必備條件:
(1)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3)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
目前國家立法對勞動者兼具股東身份沒有禁止性的規定,因此,在股東身份之外,其是否還具有勞動者身份,這涉及到證據的認定以及勞動關系的判斷標準。相比之下,上述分析第二種觀點較為合理:
1、股東并不處于弱勢地位,因此認定勞動關系應適用相對嚴格的標準。我國法律關于勞動關系的認定傾向于保護弱勢的勞動者,因此認定標準并不嚴格。而股東作為投資人,處于領導、管理地位,其權力凌駕于普通勞動者之上,知悉公司緊要事務,可以利用職權獲得優勢證據,甚至可以利用公章偽造證據。
2、股東處于管理公司的地位,不受公司管理。股東行使領導、決策、審批、管理職權,而勞動關系中員工受公司管理。其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大多由自己安排,不由公司安排。
3、股東勞動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報酬,而是推動公司發展獲得更多投資創收,并無績效壓力,與普通勞動這執行任務有所不同。
4、勞動關系需建立在自愿平等協商一致的原則之上。股東自愿自發的提供勞動,公司被動的接受,并未達成提供有償勞務合意,違背勞動法平等自愿的原則。
在當代社會公司的股東是可以對于公司的一些業務進行插手的,當然相關的業務事項是需要由專業的人員來做出的,還有一些股東可以享受到分紅的權利,但是并不介入到公司的管理,這僅僅是一種投資者方面的身份。
企業向股東借款算關聯交易嗎?
股東變更后怎么公示?具體步驟是什么?
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定金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